初中语文如何备课

2022-08-02 15:40: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语文如何备课》,欢迎阅读!
备课,语文,初中,如何

初中语文如何备课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了第八轮教育教学改革,关于教育的方向、教育的体制、教育的目标、教学的方法、教学的实施、教学的取向、教学的过程等等都在进行热烈的大讨论和大变革。深处改革浪潮中的我们,在传统与改革,继承与创新面前显得似乎有点不知所措。但是,无论教育教学如何改革,所有的任务都必须借助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去落实,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间,备课是第一步,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至于其重要性,在这里只打一个最简单的比方,备课就如同建筑物的图纸,它为我们后面工作的展开规划好了具体的步骤、要素、环节、目标、措施、方法,等等,具有强烈的指导性、目的性、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备课是站稳讲台的奠基石,只有做到胸中有丘壑才能够达到至善至美的目的和效果。

因此,我在这里单就备课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第一,备目标。这是古今中外教育史上备课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无论教育教学无论改革,这一环节都不应该发生变化,也不会发生变化,因为它关系教育教学的方向问题。

目标”——要想达到的境地或标准。放到教学上,也就是某一学科经过一学期、一学年或一个初(高)中阶段最后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再往小里说,就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实施要学生掌握哪些东西。简而言之,教学目标就是教学的目的性。如果这个目的性不明确、不科学,那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混乱的、盲目的,其教学效果也是凌乱的,甚至是恐怖的。教学目标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那么,目标究竟要准备哪些东西呢?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固定的格式,标的内容会依据国家、地区、学校、科目、学生年龄等客观因素的不同而不同,甚至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年级同一科目的不同老师的备课目标也会有所差别。就宣告了备课目标的广泛性和随意性,但这并不是告诉我们目标就可以随便制定,随心所欲,在广泛性和随意性的基础上有一个绝对的前提——科学性。所有教育教学目标的制定都必须以科学性为中心准则,然后再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加以润色、添减,从而形成科学性的五彩斑斓的教育教学目标。

虽然目标的内容千差万别,但有一些内容是大致相同的。

1、知识目标:通过这一个学期或者一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点,为后面的学习积累基础知识,如:拼音、字词、短语、语法、文学常识、社会历史、人文地理等,都可以纳入到知识目标中去。

2、能力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使学生掌握某方面的能力技巧,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如:阅读能力、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观察能力、描写能力、鉴赏能力、动手能力、写作能力、搜集材料能力等。

3、情感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深受某种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的感染,从而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尚的人格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值观,或者从反面教材中获得对照和反省。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信念、亲情友情、博爱和平、人文修养等,所有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教育都可以吸纳到这一目标中来。


除了这三大必备目标之外,还有一个最现实的目标,那就是——考试目标。这是我们当前教育必须正面应对的一个事实,是任何个人或集体都无法改变的,既然改变不了它就只有面对它。有人说,前面的三大目标里面不是已经包括这些内容了吗?的确。但是还有两点值得我们格外注意:1)在应知应会的目标中,如果属于考试重点对象的就要特别强调突出,给学生夯实。(2)现在考试中经常会出现超出课本或大纲要求以外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完成常规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还要适时地予以补充说明,训练掌握。

第二,备教材。在弄清楚目标后即开始落实目标,落实目标的具体载体就是教材。要实施高效性、针对性、目的性的教学,就必须将教材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运用自如。

备教材是纷繁琐碎的,一篇课文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和能力,如:文学体裁、作者生平、写作背景、主要内容、主题思想、情感态度、表达方式、写作手法、阅读和概括能力、分析和表达能力等,这些内容可以说是每一篇课文中都必须要逐一详细讲解的,前面所说的侧重点是指每一个具体项目下的内容在不同单元是各有侧重的,而这些具体项目在每一课中是全部应该出现的。短短的一篇文章居然要从中整理出这么多的内容,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就更要引起诸位老师的高度重视,不要小看那千把字的小片断,中可是蕴藏着无尽的文学财富,要不得半点马虎大意。

那么,应该如何备教材能够达到充分详尽呢?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必须将文章烂熟于胸。不说每一课都达到熟能成诵的地步,但是至少要保证每一段的位置、重点语句的位置描画在心中,随时需要随时都可以调用出来。如果连课文都朗读不通顺,那后面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必要去做了——即使做了也是穿凿附会、生搬硬套。

2、要弄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并由此挖掘出文章的主题思想。主要内容和主体思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主要内容是表达主题思想的载体,而主题思想又是主要内容的升华,二者不可分离。但是有些老师说:现在课程改革不是说不提倡归纳主要内容和概括中心思想吗?我以为这是个绝对错误的认识。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提炼挖掘能力、寓情于景或借物抒情等表达方式的学习、情感价值的熏陶,等等,多种知识能力都是通过这两点的学习而掌握的。

3、理清文章脉络,分析为主题服务的重点段落或语句或字词。只有清楚的知道作者的行文思路才能够更好地了解文章深入文章,揣摩到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更快捷地挖掘出主题,并且可以迅速的勾画出为主题服务的最关键的地方。如果能够寻找到关键性段落或者语句甚至几个字词,文章主题自然就会很顺利地彰显出来,并且学生学习的也会特别的轻松,不但容易理解而且易于掌握,避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情况的发生,让学生在清晰的图谱中用最精炼的语言和最简洁的语句讲述最精确的问题。

4、分析文章艺术特色。这是语文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学语文的目的,除了掌握祖国语言文字,接受积极健康思想的熏陶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作者优秀的写作艺术特色,学以致用、为我所用。艺术特色要讲的东西很多,可是在初中阶段相对来说还是有限的。比如:①修辞手法,不过就是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设问、反问、排比、反复、对偶、顶针、互文、复沓、通感等最常见的这些。②人物描写方法,主要就是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③表达方式,不外乎记叙、抒情、描写、议论、说


明等。此外还有诸如语言风格、景物描写、结构形式、说明顺序、记叙方式等等。当然还有一些是不常见的,就需要我们的老师随时发现随时讲授。

补充自己的不足,突出自己的特色,一节熠熠生辉的课堂已经摆在了属于你自己的那份备课本上。

最后我还想提醒大家一句,那就是备课不要过于拘泥,要考虑到课堂上的不可预设性因素,要把教案设计得灵活多变,可以随着课堂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条件下可以改变预定的教学程序而不会导致教学秩序的混乱。如果教案设计得过于死板,一旦发生特殊情况就会打断你的原有思路而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

总体说来,教师如果在备课过程中能够注意到以上这几点,我想肯定会设计出一份比较优秀的教案,取得比较满意的课堂效果。但是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不可规定性,无论是备课、讲课(导语、板书、思路、结语、作业)都有着太多的不可固定性和无休的探讨性,教学教法应该也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进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6761b27482fb4daa58d4b3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