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三字经详解:诗既亡

2022-09-23 22:15: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字经)三字经详解:诗既亡》,欢迎阅读!
三字经,详解



(本文档仅供参考用途,所载资料皆来自整理,欢迎大家分享交流)

三字经详解: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西周传至第十二主,周幽王,此公荒淫无道,暴虐残忍,宠信褒姒,演了一出“风 火戏诸侯”的活报剧。等到犬戎之兵真的杀进朝中,幽王再点烽火,谁也不来了。 周幽王仓皇失措,死于乱军之中。太子宜臼回朝即位,是为周平王,迁都洛阳,史 称东周。

东周时代君弱臣强,五霸七雄各据一方,周王室名存实亡,虽有周天子,但政教 兴、号令不行,等于没有一样。其时各国不再采风而风亡,诸侯不觐天子而大雅 亡,天子不享诸侯而小雅亡,宗庙祭祀不继而颂亡。诗的精神丧失了诗也就亡了, 诗亡而王者之迹,息矣。

孔子看到这种混乱的情形,非常痛心。他伤王政之不行,痛诸侯之专肆,晚年时 到鲁国,根据鲁国的史料,作了一部不朽的历史名著《春秋》。所以孟子才说:“王 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史书,是春秋时期鲁国的编年史,记载了自鲁隐 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即公元前 722481年间,共计十二公、242年的历史大事 记。同时也记载了其他国家的历史事件,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史料。

《春秋》字数很少,只有一万多字,为后世开创了一种文体,叫做“春秋笔法”。 所谓“春秋笔法”就是用高简的手笔、平淡的语言,用寥寥几个字,把历史的结论 表达出来。所以说:“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一个字的评语,就把乱臣贼子永 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6b2cecdfe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f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