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极简主义

2022-12-10 21:24: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数字极简主义》,欢迎阅读!
主义,数字

数字极简主义

“数字极简主义”这一概念近年来不断被人提起和讨论,有人意在摆脱数字媒体的上瘾与依赖综合症,开始尝试“数字排毒”“社交脱敏”;有人不堪网络上假新闻与无价值信息的侵扰,主动与社交网站等数字媒体保持一定距离,甚至停用了自己的账号。文通过以下三方面展开讨论,试图从中思考:对于那些受社交媒体困扰的用户而言,“数字极简”是否是一个好办法?以及如何理解“数字极简”的目的和影响?

1、那些停用/远离社交媒体的人都是怎么想的? 2、奉行“数字极简主义”是有效的出路吗?

3、社交媒体这样的信息渠道对于用户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壮士断腕,停用数字媒体的我们用意何在?

深潜的人,才更渴望上岸。不得不承认的是,卸载社交媒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产生想要逃离虚拟空间的冲动,是否恰恰说明现代人社媒成瘾的现象已经愈发深度而普遍?其中的使用动机与情感需求强相关,这或许可以通过传播学领域内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来解读。美国社会学家兰达尔·柯林斯在涂尔干宗教社会学的基础之上,提出“互动仪式链”理论。在他看来,“互动”是社会动力的来源,也是个人形象形成的必备条件。通过互动与仪式产生的传播符号与情感能量是重要组成部分,群体中的个人又利用上述符号与情感能量,产生新的互动行为。在这种循环中,受众在场域中进行资源交换,情绪得以释放,群体成


员的身份也不断被强调。

互动仪式理论概述图。图片来源:兰达尔·柯斯林《互动仪式链》 在柯林斯的解读下,互动仪式的发生至少需要具备四种要素:/两个以上的人的身体共同在场、设定界限的局外人角色、受众注意力集中在共同对象以及在其中能够分享共同的情绪与情感体验。然而,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这种“互动仪式链”早已变得更加复杂,且意义发生了偏移。

分散在各地的用户能够在赛博空间交流互动,这大大弥补了物理空间里身体不在场的缺憾。然而,这也使得原本“局外人”的界限变得模糊:我们得到的不再是小圈子互动下彼此认同的观念,当传播的意义边界随着网络舆论场的泛化而变得模糊不清,我们很难获得情绪共鸣和观念认同。

笔者就此问题访问了15位受数字媒体困扰的朋友,将数字媒体让受众产生不舒服甚至排斥感的情绪导向总结为以下6类。需要额外说明的是,每种情绪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会交织连结着,不断叩响内心,带给受众复杂的心理活动与感官感知,按照轻重程度排序分为:

1、负面:如今社媒上一些议题讨论是宣泄情绪而非观点表达,负面情绪过多以及同理心过于缺失,让受众很难再有去交流使用的欲望;

2、阵痛:社交媒体UGC内容的审核难度较媒体大,特别是对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6dba5695b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