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色彩和谐之美

2023-10-11 12:52: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略论色彩和谐之美》,欢迎阅读!
之美,略论,色彩,和谐



略论色彩和谐之美

[摘要]色彩和谐(或协调)是一种优美、舒适的视觉感受。它首先来源于不同色彩的合理对比。美学中和谐一词似来源于音乐本身是指各种异质的东西能够谐和共处(亦称调和)



[关键词]色彩和谐 和谐美 美度

讲到色与彩、光与影之关系,必涉及复杂的色彩学,而讲到和谐则必涉及美学知识,本文试从形式美角度考察色彩量与质的流动变化规律,从感情到理性,更好把握艺术的色形和谐之美。



1911年,现代派巨匠、现代艺术抽象创立者,康定斯基在其著名的论文《色彩的作用》中,第一次揭示色彩和两大特性或作用。其一为产生纯粹的物理效应,也就是说人的眼睛会被色彩的美丽以及其他一些特性所吸引,浏览调色板的人,会产生某种满足感,康定斯基描述此效应为:就像一个讲究吃喝的人在品尝佳色彩越是明亮眼睛受到的吸引力就越强,如果是明亮的暖色,吸引人就尤其强。反之,在蓝色与绿色中会求得沉静与安逸。其二,即色彩的心理性作用,它能唤起心灵的感受,而上述那些最基本的物理性能乃是色彩要达到、触及心灵的必由之路。



现代心理学揭示我们由于色彩接受光波长短的程度不同,在不同色彩的剌激下,整个机体或是向外扩张,或是向中间收缩(康定斯基《色彩的作用》某些心理性的振动将通过联想作用引起其他相应的心理性振动,例如暖色的红色会使人感受流血时的肉体痛苦,而明亮的黄色又使人有酸的感觉,这是柠檬的联想作用造成的,这是色彩直接影响心灵的一种现象。



色彩的物理性作用和心理性作用奠定了现代色彩学原理的基础,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我们应看到一方面每个人对色彩的爱好或厌恶是受民族、性别、宗教、文化、教育以及个性差异因人而异的;另一方面,色彩有其自身特性和普遍的规律。以绘画为例,色彩依附于一定的物体表层、结构和空间,就画面论,色彩依附于一定的点、线、面。没有色彩的点、线、面(黑、白灰也是色彩,色彩和彩色是两个概念)或没有点、线、面构成的色彩是难以理喻的,正如中国画的笔墨,无笔不成墨,无墨不成笔一样,色彩与形状与面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把色彩理解为彩色的点、线、面、组成的色彩。其实质是色彩(物质)按不同秩序排列而成的色彩和谐之美。这也是现代色彩学——色彩构成理论的原理之一。










色彩和谐(或协调)是一种优美、舒适的视觉感受。它首先来源于不同色彩的合理对比。美学中和谐一词似来源于音乐本身是指各种异质的东西能够谐和共处(亦称调和)。德国大诗人、美学家歌德曾经将互相不同的色相在同一空间或时间并置称为同时对比。歌德说:同时对比决定色彩的美学效应。在色彩对比中,色相对比、纯度对比、明度对比,补色对比,冷暖对比等都在同时对比范围内。以明度对比为例,心理实验证明高长调(高明度弱对比)显得轻柔明媚,富女性特征,而中长调(主色调中明度强对比)丰富、强烈、充实、富男性特征。以色相对比为例。



色相环上120°150°之间的色彩组合,色形对比效果炫目,适合表现明亮,丰富、快乐的内容,色相环上180°的对比关系属于补色色相关系,形成色相的强对比效果,由上可以看出如以色相环为中心,可在一定角度内在有限的色相中寻找各种组合(见上图)



色彩和谐(调和)是在色相对比基础上形成的概念,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理论问题,国内外色彩专家、学者发表了各种色彩协调论。对色彩调和的含义、秩序、方法进行了多方面研究。色彩和谐是指一些有差异的对比的色彩,经过合理组合,构成色彩的和谐而统一的整体效果。从审美方面看,和谐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色彩之间平衡变化中的统一与节奏,是色彩的秩序与复杂性的合理比值。



组合色调取决于色彩关系的和谐,色彩明度、纯度及相互位置,色面积对比是否适度,看色彩总体效果是否能在视觉心理反应上达到舒适的感觉。此外,彩和谐也与文化时尚、民族风俗,欣赏习惯有关。一般讲色彩同一明度、同一纯度、同一色相对比容易和谐但缺乏变化和丰富。色彩的邻近色,相关色弱对比、近似对比:如近似色相不同明度、纯度;近似明度的不同色相、不同纯度;近似纯度的不同色相、不同明度的色彩并置协调。



有璀璨的七彩阳光就有大千世界的形形色色、千姿百态、光怪陆离,除赤橙黄绿青兰紫几个基本色以外,人类普通视觉能识别的色彩(不同色相)有上万种。如何建构科学的色彩框架?已有蒙赛尔色立体、奥斯特瓦尔色立体(曾获诺贝尔奖)、日本色研会色立体科学体系。色彩从审美客体上说是一种物理现象,是一种物质的反光,从审美主体上说是一种视觉体验的结果。色彩是富有意义的、




感的,色彩搭配是复杂的,有趣的。古典美学认为,美是复杂中的统一,多样而统一是美的最高规律。此点同样适用于演释色彩的和谐的规律。在此,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引用并解释美国色彩学家巴娃哈夫美度的概念公式说明问题。



其公式为:M=O/C

MMaximum最大量最大限度意)表示美度值;

OOrder秩序)表示秩序要素值;

CComprex复杂性)表示复杂性系数。

OC的构成分分析为:

O=色相秩序系数+明度秩序系数+纯度秩序系数+灰色组合系数;

C=色数+有彩色色相差的色对数+有明度

并认定M0.5才够一般标准;

由上可见,没有一定的复杂性无所谓秩序;但复杂的色彩如无规律地排列,必将缺乏美度。为了提高美度,应扩大O值,缩小C值,因此色数不应过多,色相必须符合秩序(注意色相、明度、纯度的渐变尽可能按色相环排列)。此外,加一定量的灰色组合,是为了减少色彩炫目的剌激,使色相对比更调和,对于色彩的和谐配置,秩序性比复杂性更为重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6deaa12783e0912a3162a6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