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璞成玉

2023-04-26 20:30: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琢璞成玉》,欢迎阅读!
成玉

琢璞成玉

作者:杨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上旬刊》 2016年第7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南苑学校杨燕

【摘要】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决定语文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小学阶段,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教会学生作文的方法,引导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文采颇佳的作文,这是对每一个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策略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倍受关注。从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式接触写作以来,作文教学就处于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加快,作文教学也被越来越重视,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成了每一个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抒发真情实感,同时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文本资源,让学生轻松写作,爱上写作,这也是本文将要谈及的问题。

一、抒发真情实感,与众不同

在我们阅读文本时,往往会被文本中的情感所感染,让我们深入其中,这也是我们评价一篇文章好坏的标准之一。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将自己的感受、想法表达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饱满的,具有思想情怀的。让学生有话可说,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

在讲完《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后,有很多学生被文本中母子之间的深情所深深感动了,同时也意识到平时对自己母亲的情感表达太少了。于是,教师就给学生创造了一次表达自己心声的机会——让学生写一篇作文,题目就是《某某,我想对你说》,对象不局限于母亲,可以是其他的亲人、同学或是老师,但是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先说后写的方法,让学生在小组内选择合适的同学,相互倾诉自己在生活中有什么想要对亲人、朋友说,而一直没有说出来的心里话,激发学生的情感流露。由于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有的学生提到当看见自己的母亲为自己操劳时,很想说一句“妈妈,我爱你”,但是一直没有说出口;还有的学生说想就上次自己的不懂事和老师说一句“对不起”等等。大家的表述让整个课堂氛围轻松、活跃,学生们的情感被充分的激发出来,在这样的基础上写作,自然就会写出具有自己独特感受的,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

在这个作文训练的过程中,教师抓住学生在文本学习中的情感迸发点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说自己的心里话,抒发自己的真情。学生的情感世界是独特的,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是不同的,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不仅真情流露,而且新颖独特。

二、环视身边生活,意外惊喜

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是很多学生在写作中常遇到的问题。实际上,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是作文材料,只要我们留意身边的生活就会发现,即便是身边的日常小事,家长里短,只要运


用恰当也可以让我们的文章出现意外的惊喜。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让生活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源泉。

在五年级的一次作文训练中,要求是写一位自己印象深刻的老师,既可以抓住老师的性格、外貌等方面来写,也可以抓住老师教育学生的某件具体的事情来写。面对这样的题目要求,很多学生觉得每天都和老师在一起,有什么可写的啊?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虽然我们每天和老师生活在一起,那么你真的仔细观察过老师吗?注意过老师的一举一动吗?这节课后就选择一位你喜欢的老师仔细观察一下,看一看有什么发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一下子沉默下来,下课的时候默默注视着老师,在第二节课的时候,学生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收获,有的学生注意到老师有一双温和的眼睛,有的注意到老师有一双略微粗糙的手。

生活处处是文章,在学生的写作中之所以会出现内容空洞、不知所云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写作和学生的生活相脱节。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描绘生活中的人和事,使自己感觉有话可说,最终乐于写作,主动写作。

三、巧借文本内容,二次创作

在作文教学中,借助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写作也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蕴意深刻的文本,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二次创作,让学生在有效练笔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黄果树瀑布》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文章突出的特点就是优美的语言和景观的壮美。在文本中表现出来的勃勃生机让我们陶醉其中,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也被文本中描绘的壮观的大自然景象震惊了,看到大家的兴致这样高涨,教师意识到这也是引导学生写作的好机会,于是设计了这样的题目:因为黄果树瀑布,因此堪称是大自然的杰作。这样的题目设置,要求学生有效整合文本的内容,自行组织语言,写出一段完整的话。因为有了文本的解读基础,写作起来方向比较明确,效果也不错。

教材是最好的例子,也是最好的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抓住文本内容中学生感兴趣的部分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二次创作,这样的练笔设计,困难不大,只要学生对文本内容足够熟悉,就可以借助文本表达出来。这样能消除学生对于写作的畏难情绪,让学生愿意尝试写作,从而逐渐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总而言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教会学生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同时学会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写作的热情,写出优秀的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705f56df3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