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故里

2024-04-08 20:38: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杜甫故里》,欢迎阅读!
杜甫,故里

杜甫故里

杜甫故里位于巩义市区东10 公里站街镇南窑湾村,背靠笔架山,前临东泗河,山后有一凹地,称为诗人“洗砚池”。院落长20 米,宽10 米。院内有一座东向西砖砌窑洞。唐睿宗太极元年(公元712,杜甫诞生于此。门前竖有清雍正年间河南府尹张汉题词“杜甫故里”碑,站街西头建有“杜工部祠”。建国后,该址几经整修。1962 年,在世界和平理事会上,杜甫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为纪念诗人,于此建“杜甫故里纪念馆”。郭沫若亲笔题写馆名,并书“杜甫诞生窑”悬于门额。馆内陈列杜甫诗集珍本及后人诗配画等。 1963 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并拨专款进行修葺。 杜甫(公元712-770 年),字子美,唐睿宗太极元年正月,诞生于巩县(今属河南巩义市)南瑶湾。乃杜审言从孙,杜闲之字。

杜甫自幼好学,知识渊博,对于政治很有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祖国各地。天宝三年(公元744 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安史之乱前,寓居长安近十年,无所施展,生活贫困,渐近民情,对当时的政治有较深的认识。安禄山军攻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前往谒见,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因房琯事,被贬为华州司参军。不久,弃官居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后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眷出蜀,病死于湖南洞庭湖畔的耒阳,厝于岳阳平江县。元和八年(公元813 年),由其孙嗣业扶柩归葬于巩县康店邙岭。

杜甫一生,诗作颇多,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贫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他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当时的政治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因而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广为传诵。有《杜工部集》六十卷,后有散失。清康熙年间仇兆鳌编《杜诗详注》二十五卷(诗二十三,赋、表及杂著二)和乾隆年间杨伦编《杜诗镜铨》二十卷,流传较广。明、清以来,杜甫被人们誉为“诗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其故居、陵园及成都草堂进行了整修。1958 3 月,毛泽东亲临成都杜甫草堂,看了收藏的《杜甫诗集》后,称其为“政治诗”1962 年,在杜甫诞1250 周年时,在斯德哥尔摩世界和平理事会上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子美画像 读杜诗 欧阳修 文天祥

风雅久寂寞,吾思见其人。 平生踪迹只奔波,偏是文章被折磨。 杜君诗之豪,来者孰比伦。 生焉一世穷,死也万世珍。 言苟可垂后,士无羞贱贫。



耳想杜鹃心事苦,眼看胡马泪痕多。 千年夔峡有诗在,一夜耒江如酒何! 黄土一丘随处是,故乡归骨任蹉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722361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0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