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2023-05-12 06:41: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欢迎阅读!
通货膨胀,财务管理,对策,影响,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作者:朱倩倩

来源:《商情》2016年第06

【摘要】本文主要从当前国内的经济情况来分析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列举出通货膨胀对财务信息的歪曲形式,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给国内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通过膨胀 财务信息失真 财务管理 一、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通货膨胀条件下会产生持有的利润或损失历史成本下的财务会计,强调收入实现的原则,所以对因通货膨胀产生的利润或损失不加以反映和计量。但在通货膨胀情况下,企业确实会产生部分利益或损失。一般来说,企业拥有的现金及其它固定金额的债权因货币贬值而蒙受损失,而拥有的非货币性资产和固定金额的债务因货币购买力下跌而获得利益。例如,若某企业在,2010年向银行借入5万元的长期负债,直到2015年末方予清偿,这五年中资产负债表上都列有应偿还的长期借款5万元。由于通货膨胀,这5万元债务在,2010年和2015年就其货币购买力而言是不相等的,若各年均以5万元列示,则一方面导致报表上负债项目的不确切,另一方面也表明企业可以用贬值的货币来清偿以往所欠的债务而从中受益。对于企业的应收账款,原则上是1-2个月内收回,但实际上有的甚至2-3年才收回,它不但由于通货膨胀造成持有债权的损失,在上缴所得税!增值税上,由于款项没有收回,还得按收入实现缴所得税、增值税(在权责发生制下),这样企业就要预先支付现金,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对企业又是一个损失。

通货膨胀对现金流量的影响,由于现实中存在的通货膨胀是非平衡和不可预期的,事先协议的工资可能不会因通货膨胀的存在而改变,所以组成项目现金流量的各个因素的价格上涨幅度也存在差异。例如原材料价格的增长幅度可能大于销售价格的增长幅度,工资的增长幅度可能小于销售价格的增长幅度。而折旧额的确定却是以资产的历史帐面价值为依据的,与通货膨胀无关,项目各期的折旧数额不随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而变化。

通货膨胀情况下造成虚假盈利历史成本会计的损益表是以历史成本和现时收入相配比的计量结果。在其盈利中,不仅包括了企业正常盈利的营业收益,而且还包含着企业已实现的资产存置收益,后者是在通货膨胀情况下企业资产增值而获得的。因而,它实际上并非真实的收益,而是虚增的收益。举例子来说明,A企业有块土地原价值是50万元人民币,先出售价格75万元人民币,这样在账目上这个企业获得了25万元的收益。假如在过去五年内,人民币的币值相对稳定,这样的账目处理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可是在当前物价快速上涨的情况下5后的70万元的人民币相当于一年以前的50万元,所以,虽然账目上有25万元的收益项目,但实际上这部分收益中仅仅只有5万元是企业的收益,另外的20万元实际上是企业的资产存置收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通货膨胀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1)存货流动计价的后进先出法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很多国家的税法都同意企业的存货流动采用后进先出法计价这样可以提高当期销货成本和经营费用,使企业计算的净收益比较符合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真实收益,有利于避免虚盈实亏现象。后进先出法在财务使用上是有一定的合理成分的,我们国家在《新会计准则》中取消这种方法的使用可能是出于考虑企业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避免企业在随意调整存货计价的方法来逃避税金。虽然新企业会计准则己经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但税法仍旧允许企业发出存货时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存货的成本,但规定了限制条件,即纳税人正在使用的存货实物流程与后进先出法一致时才可使用。

2)固定资产的计量和折旧计提的方法如果通货膨胀处在很高的水准下的时候,常规的财务处理的方法是以成本的价格和固定资产折旧作为基础的,在这种方法下,如果当前的价格和成本的价格出现差别的时候就会不能正确反应财务信息,固定资产的净值会低于正常的值,企业的净资产也会远远低于企业的原本资产。这样的处理方法还会产生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企业的财务报表很不好看,即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很好,同时,有可能是企业原本的财务状况不好却财务报表很好看。因此,为规避这样的现象,可以按照国家相关的资产评估的规定,综合采用想现行市价法!或汇率调整法等等财务处理的方法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出来和评估,作为企业当年调整的基数标准。新的会计准则中在会计计量基础中增加了公允价值的标准,在各行业的折旧处理方法上也在逐渐的趋于公允,采用行业的公允标准。从折旧年限、折旧残值率以及由此确定的折旧率都可依据本企业行业特征、折旧现状以及会计标准确定。公允折旧的标准不仅可以调整或还原公司历史真实利润,更重要的是为研究人员和投资者在公允会计基础上预测公司未来利润和真实市场价值提供了便利。

3)对企业应收款项的财务处理现行企业财务制度对应收款项的坏账损失采用提取坏帐准备,但由于我国企业在签订经济合同时均未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当发生恶性通货膨胀。账面上反映的应收款项将远远低于其实际价值,而债务人出于获取额外利益的考量则有可能尽量推迟付款,当这种情况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将导致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发生崩溃。为此,对应收款项提取坏帐准备已无法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应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将通货膨胀因素列入合同条款,作到有备无患。结语本文主要通过对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进行分析,一是研究了通货膨胀如何造成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二是对会计信息系统对通货膨胀影响会计信息校正问题进行分析,从中分析在通货膨胀下企业如何能消除对会计信息的歪曲,从而提供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海波.通货膨胀会计产生的背景及基本模式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2007,(3. [2]邦宝云.通货膨胀下会计计量模式的比较分析[J].经济师,2007,(02.

[3]焦芳.浅谈通货膨胀对传统会计的影响[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72de71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e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