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学会看病》

2022-05-05 00:22: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解读《学会看病》》,欢迎阅读!
看病,解读,学会

学会放手的爱

——解读《学会看病》

回想一下,我小时候生病了,是母亲把我背在背上,带我去省城看病。妈妈的背很暖和,我是上大学了才会自己去看病的。虽然我的母亲没有像文章中那样让我学会看病,但是她每次带着我去看病也是一种爱。

《学会看病》是五年级上册第六组说父母之爱的四篇文章中的一篇。作者毕淑敏,她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在一次访谈中,毕淑敏以为:20纪的母爱”是一个不寻常的文学主题。在她的散文中,她的儿子出镜率很高。尤其可贵的是,即使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毕淑敏对儿子的教育方式都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这是从其敏锐的感受能力和细腻的母爱使然。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特别是阅读课文的教学应着重知道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学会看病》一文,讲的是当妈妈发现儿子感冒的时候,作为医生的妈妈意识到应该让自己的孩子独立起来,自己学会看病,因为“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伟大的母亲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磨练儿子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深深的爱。这篇文章是一篇略读课文,正好可以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步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交流和讨论,让学


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母亲爱儿子,却不是溺爱他,而是通过让其学会独立,独自一个人去医院看病,亲自去实践。尽管在儿子出门的那一分钟起,她就开始后悔;尽管时间是在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她那忐忑不安的新房;尽管她的心会疼痛的收缩成一团,但是看着儿子平安归来,并且在这次实践中,习得了书本中不能获得的能力。作为母亲的她“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母亲的心急、焦虑与自责通过细腻的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表现的淋漓尽致。

儿子看病前用纸记录了母亲所述的看病流程,看完病后他能骄傲的说:“您让我记的那张纸,有的地方顺序不对。”这就是他实践收获后的成就。

这是一位狠心的母亲,也是一位舍得放手让儿子去走自己的路的母亲。她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是那么的令我们敬佩。现在许多家庭就一个孩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很爱这个孩子,父母也如此。有时候那种爱就成了一种溺爱。当孩子能够独立的做一些家务的时候,生怕孩子弄伤了自己,或者给自己添乱,于是不愿意放手让孩子去做。爱孩子,就让他们去在该锻炼自己的时候锻炼一下吧。这个社会需要实践型的人才。从小养成孩子独立面对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性格,有助于他们成长的更健康。

孩子,不要埋怨你妈妈在你生病的时候的冷漠,总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会有自己的生活,那个时候的你会感谢母亲为你做的一切。你要相信,每个母亲永远都爱自己的孩子,妈妈放手让你自己去锻炼


一下,那就是她最伟大的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76f1340647d27284a73514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