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云南文山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2023-04-03 10:24: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0云南文山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欢迎阅读!
陶行知,文山,云南,教育学,思想

2020云南文山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陶行知的教育

思想

随着2019年的结束,2020云南教师招聘考试逐渐拉开了序幕,各位小伙伴也可以开始新一轮的备考;下面,云南中公教育就带备考的小伙伴聊一聊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大家可以记一记里面的考点知识,2020年考试做充分准备!

陶行知,原名文濬,后改知行、行知。他1914年赴美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攻读教育期间,得到著名教授杜威、孟禄的赏识,并与克伯屈等过从甚密。他于1917年应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之聘回国,介绍实用主义教育理论。1923年,他辞去东南大学教职,与朱其慧、晏阳初在北京发起组织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先后赴河南、浙江推行平民教育运动。1927年春,他在南京和平门外晓庄创办南京市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名晓庄学校,确立"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并亲自实验,希望从乡村教育入手,寻找改造中国教育和社会的出路,从而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提倡乡村教育、兴办乡村学校的先行者。"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陶行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1930年晓庄学校遭当局查封,他因受通缉而亡命日本。他于1931年春回国,1932年,他在上海郊区大场创办山海工学(取宝山和上海的第二个字)提出"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力图将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以达到普及教育;1939年,为了收留战争中流离失所的难童,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1946725日,陶行知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在上海逝世。毛泽东评价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宋庆龄称之为"万世师表"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生活即教育

何谓"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过什么样的生活便是受什么样的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可见,"生活即教育"的意思就是说,教育最初就是为了人的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和目的,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联系;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具有教育的作用,生活有好有坏,生活的教育作用也有好有坏,只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才能教人积极向上。

"生活即教育"是针对中国教育长期脱离普通民众脱离生活实际的弊端提出来的,同时也是批判继承了杜威"教育即生活"的观点提出来的。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主张把社会上的生活引入学校,使学生通过这种生活来获得经验,形成能力,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陶行知则认为,"教育即生活"只是把社会上的生活引人学校,还不是真正的社会生活,仍然是一种"鸟笼式"的生活教育。他主张以真正的社会生活,以民众改造社会和自然的全部社会实践作为教育内容,实行真正的生活教育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必然结论。陶行知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陶行知说:"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在笼子里一样。它从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都吸收进来,所以易弄假。社会即学校则不,它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它任意皋翔,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展到大自然里去。"陶行知主张学校教育的范围不在书本,而应扩大至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向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学习,使学校育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紧密相连,形成真正的教育


从陶行知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推知其"社会即学校"的基本主张是:要让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地方、每一个生活单位都担负起学校的职能把整个社会作为一个大学校。同时,学校必须突破围墙之限,要与整个社会联系起来,实行开放式办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 3."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论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陶行知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了尖锐的批判,称其为教师"教死,死教书,教书死",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他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论主张,认为这才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社会生活、生产和创造能力的途径。什么是"教学做合一"?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这样,在陶行知的教学论思想中,不仅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整体,而且明确指出了联系教和学的纽带、评价教和学的标准是""。可见,陶行知反对以""为中心,主张"教学做合一",这就从教学方法上改变了教、学、做的分离状态,克服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脱节、理论与实际分离的弊端,是教学法上的一大变革。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倡导生活教育,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首创"小先生制",这些都是其思想的核心,为中国当时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7c0c78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9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