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蒹葭》诗歌主题的多义性

2022-04-01 20:15: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蒹葭》诗歌主题的多义性》,欢迎阅读!
多义性,诗歌,主题,谈《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蒹葭》诗歌主题的多义性

作者:姚碧霞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2019年第07

【摘要】 ;诗歌主旨的确定可以从作者、写作背景、意境等方面入手分析,《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蒹葭》则是《诗经》中最具风韵神致的一篇。在作者、背景都不明了的情况下,就诗歌主旨的多义性进行分析,诗歌《蒹葭》的主旨是爱情或或明志或讽喻或抒发不得志,笔者支持爱情说和抒志说 【关键词】 ;诗歌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 ; ; ;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7-067-01

博厄斯在《批评家入门》中说到:在像荷马或者莎士比亚的这些一直受人赞赏的文学品中,必然拥有多义性,即它们的审美价值一定是如此的丰富和广泛,以至于能在自己的结构中包含一种或多种可能性。

周孝王时,秦的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平王东迁的时候,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秦风共十篇,大多都是东周时代的民歌,而且基本都在这个地方产生。

古人云:诗无达诂。对于《蒹葭》这首诗歌的主题,有的看法认为是作者在思念恋人,诗的主旨是愛情;也有的人认为是诗人借怀友讽刺秦襄公不能礼贤下士,致使贤士隐居、不肯出来做官;也有人说作者就是隐士,这首诗是一首明志之作;更有人说这是一首涵盖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生境遇,如情人难得、知音难觅、仕途坎坷和功业未就等。

伊人的性别到底是男还是女,其实我们很难以判定。伊人这个词在古代是男女通用的,伊人一指明君或贤臣;二指遵循善良风俗的百姓,即良民。如晋朝陶渊明的《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诗句中的伊人亦云逝的就是居住在桃花源中的人也离开了秦国之地

毛诗序称:《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朱熹解:言秋雨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秦风蒹葭》是《诗经》三百首中的名篇,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诗经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以及其言情也沁人心脾,其写景也豁人口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毛诗稽古篇》也中写道:夫说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悦益至。《诗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7c3cd57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