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惜别行送刘仆射判官》

2023-01-02 11:19: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惜别行送刘仆射判官》》,欢迎阅读!
惜别,判官,唐诗,刘仆射

唐诗《惜别行送刘仆射判官》

唐诗《惜别行送刘仆射判官》

惜别行送刘仆射判官(仆射乃其主将刘乃仆射之判官也)(杜甫 唐诗) 闻道南行市骏马,不限匹数军中须。 阳幕府天下异,主将俭省忧艰虞。 只收壮健胜铁甲,岂因格斗求龙驹。 而今西北自反胡,骐荡尽一匹无。 龙媒真种在帝都,子孙永落西南隅。 向非戎事备征伐,君肯辛苦越江湖。 江湖凡马多憔悴,衣冠往往乘驴。 梁公富贵于身疏,号令明白人安居。 俸钱时散士子尽,府库不为骄豪虚。 以兹报主寸心赤,气却西戎回北狄。 罗网群马籍马多,气在驱驰出金帛。 刘侯奉使光推择,滔滔才略沧溟窄。 杜陵老翁秋系船,扶病相识长沙驿。 强梳白发提胡卢,手把菊花路旁摘。 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叹聚散临重阳。 当杯对客忍流涕,君不觉老夫神内伤。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老”、“杜陵布衣”,中国唐朝现实主义诗人。祖籍湖北阳(今湖北省樊市),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市)。因其曾任左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遗、杜工部;又因为他搭草堂居住在长安城外的少陵,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


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今耒阳有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甫墓、杜工部祠、杜陵桥、杜陵书院等遗址,在杜甫遗址的基础上辟有杜甫公园。杜甫遗愿要归葬首阳山,但其次子宗武因穷困无力做到,只好暂时掩埋于耒阳,死后四十三年方由其孙杜嗣业扶柩归葬于河南洛阳偃师首阳山下,在首阳山下也有杜甫墓。历代仅杜甫墓、杜公祠题咏多达六十余首,还有成都杜甫草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7d5dae3a2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