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大学的“野心”

2022-07-27 14:36: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西湖大学的“野心”》,欢迎阅读!
西湖,野心,大学

西湖大学的野心

作者:

来源:《新传奇》2018年第15

西湖大学将是中国内地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民办研究型大学,而且,施一公毫不掩饰办学野心。他多次表示,西湖大学的目标是五年后比肩清华,十五年后,或将比肩世界一流大学,这是冲着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世界顶级大学而去的架势。 西子湖畔,将添一处新风景。

42日,西湖大学拿到了教育部的批文,我国历史上第一所民办的、含理工生命等多个学科的小型、综合性、剑指世界一流的高等研究院横空出世。中科院院士、著名结构生物学施一公已请求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从而全力投入西湖大学的建设。 前五至六年主要或仅限于培养博士生

2015311日,七位西湖大学倡议人,正式向国家提交了《关于试点创建新型民办研究性大学的建议》,除中科院院士施一公外,还有陈十一(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潘建伟(中科大常务副校长,中科院院士)饶毅(北京大学理学部主,北京生命科学究所学术副所长)、钱颖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坚(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

2015121日,西湖大学的前生,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简称西湖高研院)在杭州正式注册成立。并得到吴亚军、马化腾、王健林等诸多民营企业家的捐助。

研究院定位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民办的、含理工生医等多个研究方向的小型、综合性、剑指世界一流的高等研究院,将以博士生为培养起点。

我们希望用较短时间,在最尖端的科学研究领域创造一个奇迹。以最优秀的师资,培养最优秀的学生,打造一流的成果。施一公表示。他说,希望在西湖大学创办的前五至六年,主要或仅限于培养博士研究生。等积累了一定经验之后再报教育部,等批准后再开始本科生的培养

2017年,经教育部批准,首批19名博士研究生已于2017年秋季入学。当前,西湖大学面向全球招聘领军人才和青年科学家,前期已经开展了五轮面向全球的优秀人才招聘,签约37名高水平学术人才,预计教师规模到2021年达到210人,到2026年达到300人。


在学科设置上,学校以西湖高等研究院的理学、前沿技术、生物学、基础医学4个研究所为基础,组建理学院、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含生物学和基础医学),优先形成理学、工学、医学3门学科类。

“15年后要成为世界最好的大学之一

作为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在哪儿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西湖大学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是新的重要体现。

之前,施一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到2019年年底,西湖大学师资规模将超过拥有2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洛克菲勒大学,教师科研水平很可能成为中国之最;5年后,教师科研水平比肩东京大学、清华、北大等知名学府,成为亚洲一流;15年后,在各项指标上和加州理工大学媲美,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好的大学之一。

学校设立董事会,校董会作为最高决策机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就像是一个大的企业的董事会一样,而校长像CEO(首席执行官)一样管理学校。和现在公立大学不一样的地方,西湖大学所有教师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包括退休金,包括其对子女教育的支持计划,都来自基金会,来自民间,来自社会捐赠。

目前,校董会成员已经进入实质性提名和遴选阶段,西湖大学校长的岗位已有多位具有世界一流学术水平和国际视野及影响力的候选人,遴选工作正在抓紧推进。学校筹办工作组相关负责人介绍。

迄今,已有多位对教育充满情怀的企业家慷慨解囊,助力西湖大学的创建。 办西湖大学是件一辈子的大事’”

筹备西湖大学的过去三年,什么酸甜苦辣我们都尝过了。施一公提及西湖大学蝶变路,感触颇深,但我感受最深也最想表达的,还是一个字。 施一公坦言,西湖大学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各方的理解与支持。

在这三年中,如果没有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没有清华、浙大和复旦等一大批国内优秀大学的鼎力相助,没有社会各界的热心捐赠,不可能有西湖大学今天的局面。谈及此处,施一公更显激动。

对于施一公个人而言,知天命之年以全部精力来筹備一所新学校,亦是一个挑战。我们这一代人有这个机会来参与创办西湖大学,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我们靠的是什么?最终靠的是人才,中国科技发展,中国国家往前发展,世界往前发展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人才,而人才和教育息息相关,一定要有一流的高教育才能培养出尖端的人才来。施一公说,尽管中国目前没有一流的研究型的民办大学,你能想像30年、40年之后中国还是这样的状况?一定不会,我相信30年之后,在中国大地上一定会有一批能代表中国水平一流性的研究性大学是民办的,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都说一个人一辈子要做一件大事。我今年51岁,我觉得办西湖大学就是这样一件一辈子的大事。如果能够带着全社会的重托,尽我余生之力把这一件事做好,我已经非常知足了。施一公笑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7e63af4ae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f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