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学习指导】高二地理人口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2022-12-05 22:2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二学习指导】高二地理人口与环境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高二,学习指导,知识点,人口,地理

【高二学习指导】高二地理人口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人口与环境

人口增长方式及区域分布原始型(高、高、低)、传统型(高、高、低)、过渡型(高、高、低)现代型(三低)

世界人口自然变化(2000)出生率(2.2%)、死亡率(0.9%)、自然增长率(1.4%) 中国人口的自然变化(2001):出生率(1.34%)、死亡率(0.64%)、自然增长率0.7%

人口自然变化典型地区欧洲的德国和匈牙利(负增长)、非洲(2.4%)、拉美 人口变化、自然增长(出生率和死亡率)、机械增长(人口迁移:输入输出) 生育率指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15-49)数之比

环境对人口变化的影响生育率(主要是社会环境因素)、死亡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环境污染加剧(但不是主要原因) 环境人口容量环境能承载或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科技、对外开放、文化、生活消费水平

环境人口的合理容量一个地区最适合的人口规模(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16亿(人口承载量)8-9亿(合理容量)

环境因素(主要环境因素、次要环境因素)和物理因素(主要环境因素) 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影响人们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因素)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迁出地(缓解人口压力,加强与外界的联系),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力)

历史上,安史之乱导致的中国人口迁移,使南方人口首次超过北方。 八十年代中期前人口净迁出地区辽宁、山东、上海、四川

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是从农村向城市、从内陆向沿海和工矿区迁移。主要是工作和做生意。


高二

这里介绍了地理、人口和环境的知识点。我希望这对你有帮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80af5f927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