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

2023-03-01 20:26: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欢迎阅读!
经济学,名词解释,劳动

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

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



互惠:所实现的经济交易对于交易双方或各方而言,都是符合自己利益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化需求的。

劳动力参与率:在16 岁以上人口中,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所占的百分比。 劳动力供给:求职者在劳动力市场上表现出来的,在现行工资水平下提供劳动时间的意愿。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技术水平摆出不变得条件下,围龙屋维持同等的产出水平,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力投入所能够替代的资本数量。工资与闲暇的替代效应: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随着闲暇成本发生变化,在闲暇时间和工作时间之间出现的相互替代。

保留工资:一位尚未进入劳动力队伍的人,认为一小时的边际闲暇价值为X元,只有当市场工资率高于X原时,他才愿意工作,反之他会保留自己的劳动力,时的工资水平X为此人的保留工资。

负所得税:福利享受者在通过市场工作获得一定的工资性报酬后,并不会使他们原来享受的政府补贴被等量减少,只是减少一部分。

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的数量随着工资率变动而发生变动的灵敏程度。 附加的劳动者效应:附加的工人效应是指劳动者失业后,其他家庭成员因非劳动收入下降而产生的替代效应而使其劳动力供给增加。

灰心丧气的劳动者效应:在经济衰退时期,一些本来可以寻找工作的劳动者由于在某种可行工资率水平下寻找工作比较悲观,因而停止寻找工作,临时成为非劳动参与者的情况。

隐性失业:指员工被减少薪水、无薪休假、缩减工时、削减福利等弹性工作安排。 劳动力需求: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下,各行业的劳动力需求所形成的劳动力市场需求总量。

派生需求:由于对某种能够给人们带来效用的最终产品的需求而间接导致对于生产这种产品的生产要素的需求。

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在资本数量固定的情况下,新增的一单位劳动力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

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产品:新增一个单位的劳动力能够为企业带来的货币价值的增量。

人力资本投资:通过对人进行资本、时间、金钱等的投入,投资者未来获取价值增值的劳动产出及由此带来的收人的增加,或者其他收益。

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某种劳动力的工资率变化所引起的此种劳动力需求

1




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

量发生变化的百分比。

实际工资:货币工资率所能够购买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表明货币工资的购买能力。

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某一类劳动力的工资率变化所导致的另外一种劳动力需求数量变化的百分比。

劳动收入:劳动者在税前拿到的雇主当期支付的货币性工资报酬。歧视:具有相同生产率特征的劳动者仅仅因为所属的劳动者群体不同而受到区别对待。 补偿性工资差别:在知识技能上无质的差别得分劳动者,因从事职业的工作条件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而产生的工资差别。

竞争性工资差别:在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可以充分流动的竞争条件下,劳动者之间存在的工资差别。

职业隔离:一个人口群体内部的职业分布于其他人口群体内部的职业分布存在很大差异的情况。

失业: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取报酬而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状态。 客户歧视:在一些情况下,顾客可能更偏好让某种类型的劳动者为自己服务,就迫使雇主不得根据自己希望服务的客户的喜好来雇佣员工。

以投入为基础的工资制度:以劳动者在实际工资过程中所投入的时间为依据来计算劳动者应得的工资性报酬的工资制度。

以产出为基础的工资制度:根据劳动者完成工作任务的结果,来支付货币报酬的一种工资制度。

不充分就业:指有就业愿望和能力的劳动年龄段劳动者不能充分得到有报酬的、自由选择的、生产性就业的就业水平。

非正规就业:指失业人员以个人或组织起来的方式参与社区的便民利民服务、市管理服务、家政服务,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各种临时性劳务,以及以家庭手工业、工艺作坊等个人自谋职业、合作就业方式进行生产自救,但又无法建立或暂无条件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一种就业形式。

长期失业率:失业满一年以及超过一年以上的的失业者在劳动力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缺乏流动性,信息交流不完全以及市场组织不健全所造成的失业。

结构型失业: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周期性失业:由于整个经济周期波动造成劳动力总需求不足产生的失业。 季节性失业:由于季节性的生产或市场的季节性变化等原因而引起生产对劳动力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81cd42234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3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