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教学练案

2022-04-24 17:16:3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相见欢教学练案》,欢迎阅读!
相见欢,教学,练案

相见欢

【学习目标】

(一)知识能力:落实文学常识与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 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过程方法:通过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 (三)情感价值:感受作者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怨。

【学习重难点】

可能读懂这首词,体会其中的愁情和美感;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 力。

【学习方法】

1.认真读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自己解决字词问题,扫除阅读障碍。

2.用笔(彩笔或不同的线)勾画知识链接中的知识要点和重要内容,并且记住。 3.完成导学案中的问题,并且书写要规范,

【学习过程】

第一步:预习学案 第一板块:知识链接 【作家作品】

李煜(937978,公 961 年即位,五代南唐国主,字重光,初史从嘉,号钟隐,世称 李后主。他 25 岁登位之时,宋已代周建国,南唐形势风雨飘摇。他在对宋委曲求全中过 了十几年苟安生活。975 年南唐为宋灭之后,39 岁的他被俘到汴京,过了两年多的囚徒生 活。擅长诗文、音乐、书画,尤以词著名。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中享乐生活,风格清丽。后 期则抒写对昔日生活的怀念,吟叹身世,表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在 题材与意境上也突破了晚唐五代词以写艳情为主的窠臼。《机见欢》是他降宋后囚居汴京时所 作。

【写作背景】

亡国前安于享乐,亡国后溺于悲哀。宋太祖开宝八年(975 年),金陵城陷,李煜肉袒出 降,被封为违命侯。从此,他被幽禁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过着旦夕以泪洗面的凄凉寂

1 / 3


寞的日子。这首《相见欢》就是写这种幽囚生活的愁苦滋味。

【疏通文意】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 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 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冷月相伴 低头望去只见梧桐寂寞地孤立院中

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离别之苦 那悠悠愁思(丝)缠绕在心头 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意象寓意】

西楼——表达一种离别之愁 残月——表达人事的缺憾 梧桐——隐含家国之悲 深院——体现寂寞、孤单之身世 归纳三条知识点: 1 2 3

第二板块:预习课文

1.第一次认真读文,解决字词问题

2.(学习建议: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解决字词问题) 3.第二次自读课文,读出词的节奏与美感。 4.第三次浏览课文,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李煜?

第三板块:我的疑惑

学习建议:第四次读文,将预习中未能理解的问题和疑惑写下来,准备课堂上与老师和 同学讨论解决。

2 / 3


导学案第二步:探究学案 第一板块:检查预习 检查预习情况,做以评价。

组长整理预习时的疑惑,准备质疑探究。 第二板块:质疑探究

预习时有什么疑问在组内提出来,小组交流。(学习建议:这部分学习为重点,组内解决 不了的,组长进行整理,板书到疑问区。)

第三板块:合作探究

1.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李煜他选择哪些意象景(景物)向 我们传达出他的愁?

2.鉴赏诗歌。

导学案第三步:展示交流学案

第一板块:展示交流探究成果(全班交流) 朗读展示(每个小组出一个代表)

探究问题所得答案展示(抽取小组展示,其他组随时补充) 结合学生交流情况,师适时点拨。 第二板块:达标检测

1.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2.诗中描写男主人公在月残之夜,孑然一身的斯人独憔悴的身影,渲染一种悲凉凄苦的 句子:









)。剪不断,(

),是离愁。

3.诗中以形象的比喻描绘离愁的绝妙之笔:







4.点破题旨直抒离愁的句子:







5.点明亡国的离愁不是一般人所能体会到的独特感受的词句: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837788360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1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