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节日礼仪教育策略

2022-07-02 05:53: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节日礼仪教育策略》,欢迎阅读!
礼仪,节日,幼儿,策略,教育

幼儿节日礼仪教育策略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常青幼儿园 【摘要】我国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节日是宝贵的幼儿教育资源。把握每一个节日,充分挖掘其悠久历史,利用节日内涵对幼儿进行节日礼仪教育,并针对不同节日有创意、有计划地开展节日礼仪活动,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潜在的人文价值。我们要重视节日资源在幼儿礼仪教育中的作用,使幼儿礼仪教育不仅停留在节日活动中,更要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为幼儿礼仪课程绘

上绚丽的一笔。 【关键词】幼儿;节日礼仪;教育目标;礼仪意识;家园共育 我国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节日是宝贵的幼儿教育资源。把握每一个节日,充分挖掘其悠久历史,利用节日内涵对幼儿进行节日礼仪教育,并针对不同节日有创意、有计划地开展节日礼仪活动,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潜在的人文价值。那幺,我们如何结合不同节日对幼儿进行节日礼仪教育让幼儿从小就成长为一个为人处事彬彬有礼、待人接物虚怀若谷的谦谦君子呢?笔者结合近几年幼儿教学经历,谈谈在这方面的做法和体会。 一、利用节日制定礼仪教育目标 幼儿园可以渗透礼仪教育的节日既包括除夕、春节、元宵节、妇女节、植树节、清明节、劳动节、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也包括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圣诞节等具有西方特色的节日。按照我们通常的模式,在每一个节日到来时,我们都要提醒孩子们什幺节日到来了,然后按照惯例开展一些节日纪念或庆祝活动。但很多活动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完全产生不了节日礼仪教育所需要的效果。节日应是全社会的节日,应是所有人的节日,因此,节日礼仪教育活动应组织幼儿走出幼儿园,走出封闭的教室,引导和鼓励幼儿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让幼儿在具体生活环境中学会自觉运用礼仪知识。如我们庆祝国庆节,除了园内常规的国旗、国徽教育和升国旗、唱国歌活动,我们还可让家长陪同幼儿在国庆节当日通过网


络或电视收看天安门广场的升国旗仪式,感受与幼儿园升国旗时的不同氛围感受,从此懂得国旗是国魂,是国家精神的象征,由此学会更加尊重和爱护国旗的礼仪。再如中秋节、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我们可让幼儿在生活中仔细比较人们的神态、着装、待客接物等特点,让幼儿学会与家人共享节日的快乐,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情感,形成一颗感恩之心。同一个节日,年年岁岁都要庆祝和纪念,内容和形式的相似容易使幼儿渐生单调乏味之感。这就要求我们的礼仪教育目标要体现时代性、创新性和针对性。小班的幼儿,下一年变成了中班幼儿,礼仪教育目标就要提升一个档次,礼仪教育活动形式也要随之更新。因此,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心智发展特点,将小、中、班幼儿的礼仪教育目标进行细化,针对不同阶段的幼儿提出不同要求的节日礼仪教育目标。 二、利用节日培养幼儿礼仪意 幼儿是否具有良好的礼仪意识,是幼儿能否健康成长的因素之一。现在的幼儿,在家庭中集长辈宠爱于一身,饭来伸口衣来张手,渐渐形成了自我中心的不良品质,认为他人给自己服务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缺乏了一颗懂得爱别人的心。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不同节日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让幼儿懂得爱别人、形成爱他人的礼仪意识。同时通过幼儿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形成爱之礼仪的良好氛围。如三八妇女节,我们要对幼儿进行爱妈妈、爱奶奶的教育;教师节,要对幼儿进行爱老师的教育;西方的母亲节,要对孩子进行爱母亲的教育;西方的感恩节,要对学生进行感恩他人教育等等。我们可先向幼儿介绍节日的由来、名称,然后让幼儿在生活中观察节日对象的工作或生活状态,最后结合不同节日给不同对象制作手工贺卡,表达心中感激之情。通过这类活动的开展,幼儿礼仪意识不断增强,如遇到长辈会主动打招呼,这声招呼不是简单的、习惯性地叫一声“妈妈或老师”,而是发自内心的感恩与爱;又如在妈妈的生日那天,幼儿还会制造出其不意的惊喜,促使妈妈留下幸福的眼泪;再如在生活中幼


儿看到长辈们做事有困难或心情不佳,也不再是一个人闷着头继续玩着自己的“事业”,而是善解人意地及时丢下“战斗武器”,主动走过来帮忙。这种种表现源于节日礼仪教育在孩子心中种下的“爱”之种子的萌芽。 三、利用节日家园共育礼仪习惯 家长是孩子最直接的老师,家长的言谈举止在潜移默化中深刻影响着孩子,家长良好的礼仪形象,对孩子有耳濡目染的感染作用。因此,幼儿节日礼仪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和支持。我们利用不同的节日对幼儿进行礼仪习惯培养的同时,要大力号召家长参与进来。如儿童节进行亲子活动时,我们让幼儿将已经掌握的一些礼仪编成童话剧、儿歌等形式表演呈现给家长,既激发幼儿相互影响、彼此示范、互相促进,又在家长中产生了宣传、和引领的作用,还能让家长在生活实践中检验孩子礼仪的落实情况,促进了家园人人学礼、人人懂礼、人人守礼风气的形成,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貌。在这种活动中,家长表现了高度的参与积极性和极大的热情,特别是当懵懵懂懂的孩子有上佳表现、得了笑脸画的奖励后,家长也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实践证明,家园合作共育孩子成长,教育成效事半功倍。只有家园共同合作,充分利用节日礼仪教育契机,才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礼仪品质,使礼仪之花越来越红,越开越美,形成受益一生的良好习惯。 中国有句古话:“礼多人不怪!”的确,一个懂礼仪、讲礼仪的孩子必定是受他人欢迎和尊重的。我们要重视节日资源在幼儿礼仪教育中的作用,使幼儿礼仪教育不仅停留在节日活动中,更要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为幼儿礼仪课程绘上绚丽的一笔。 【文献】 [1]耿向阳.幼儿礼仪启蒙教育.上海教育科研.2022,(1 [2]高丽丽.节日活动与日常教育活动整合中的问题、策略及反思[J].学前教育研究.2004Z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84aea98ba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4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