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古诗词欣赏《饮酒(陶渊明)》复习笔记

2023-02-03 09:3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考语文古诗词欣赏《饮酒(陶渊明)》复习笔记》,欢迎阅读!
陶渊明,古诗词,饮酒,中考,复习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东晋山水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开创山水田园派,并将其推向高峰。后世称其“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和山水诗的鼻祖——南朝宋的谢灵运合称“陶谢”主要作品《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五柳先生传》 2)写作背景

《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在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里选的是第五首,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本篇写在欣赏自然景物中所领会到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与美的享受。 3)炼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指自得的样子,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见”是无意中偶见, 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现作者心灵的自由与惬意。 4)哲理

“心远地自偏”说出了感觉与处境的辩证关系:隐居主要是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

5)意象:“菊”常常代表了孤傲高洁、顽强不屈、高风亮节。 6)情感

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②全诗通过写隐居生活的情趣,表现了作者厌倦官场的喧嚣、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7)修辞手法


①设问。“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回答了上文“而无车马喧”的原因。

②用典。“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化用了《庄子》中“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意思是再精妙的语言也不足以传达人们复杂的感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84d8b5315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