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教案

2022-03-29 10:4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莫高窟教案》,欢迎阅读!
莫高窟,教案

18 莫高窟》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洞穴中“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以及曾藏有许多珍贵文物的“藏经洞”,图文对照,能感受莫高窟宏伟、神奇的魅力,认识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同时,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朗读成为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在感受到美的基础上,自由选择不同的方式去朗读,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通过自读自悟、感情朗读等手段,让学生与作者一起走进文本,了解莫高窟,增强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二、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五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一方面他们想更多地拓展视野,了解世界(特别是我国古代)灿烂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他们也想进一步增强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的能力。《莫高窟》文质兼美,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感,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又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好教材。文章介绍了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的彩塑、画和藏经洞,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他们在欣赏图片,阅读美文的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自学能力还有待加强。

三、教学总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第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整体感知全文,划分逻辑段并概括段意。 4、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品读理解课文第二段并背诵。

教学难点: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

<>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我国的西北部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尊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你们想亲眼看一看吗?(想!(学生看课文视频)

这些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回答。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莫高窟充满了神秘感,它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以及在我国和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位置,都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以看视频为切入口,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学习本课生字,描红。

[设计意图:明确读书的要求,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2、指名再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 1)分自然段读课文,相机正音。

2)提问: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3、指导分段,概括段意。 4、再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分段,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脉络,提高阅读能力。 <>主动探究,感悟写法

1、交流:同学们,刚才在录象上你们看到了洞窟内有哪些景物呢?(彩塑、壁画、藏经洞),看了这些景物,叫人赞叹不已。有一位作家参观了莫高窟以后,就把他所看到的用笔写了下来,那么,这位作家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呢?(指名分读第234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设计意图: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时先“扶”学生一下,后面再放手训练,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

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彩塑的?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

3)学生交流质疑,教师相机点拨。

①(点击彩塑)引导学生浏览各种神态的彩塑,想像彩塑不同的样子,理解“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等词。 ②(点击“彩塑”中的“卧佛”)课文是如何描述卧佛的呢?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能读懂的,教师就不再多讲,让学生自读自悟,学会主


动学习。在学生理解困难的地方,通过上网欣赏图片,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③面对这一尊尊想象力之丰富,色彩之绚丽,气魄之宏伟的彩塑,游人在观光时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

4)怎样读才能让人也好像看到这些彩塑的样子?(结合评价,指导朗读) 5(点击第2自然段填空题)按原文口头填空,指导背诵。 6)小结学法。

①找中心句②读文质疑③品读背诵

[设计意图:归纳出学法,为学生第二课时自学下面的段落作一个范例。

<>创设情境,练习写话

1、同学们,刚才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欣赏了敦煌莫高窟洞中那精妙绝伦的彩塑,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同时我们学习了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在就请同学们模仿这种总分的构段方式,对家乡的一处景物写一段话。 2、练习、展示、评议。

<>课外延伸,构建联系

有兴趣的同学继续上网阅读、欣赏有关莫高窟的图文资料。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事感兴趣的自主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七、板书设计

18 莫高窟



菩萨 慈眉善目

个性鲜明 天王 威风凛凛

彩塑 总——分 力士 强壮勇猛

神态各异 卧佛 神态安详

八、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武成小学 吕晓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8506603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4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