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

2023-12-26 08:0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曾国藩》,欢迎阅读!
曾国藩

曾国藩略谈

0815102-17 刘娟 一、简介

曾国藩:乳名宽一,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双峰县荷叶镇天坪村(旧属湘乡县)。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二、“国藩”名字的由来

他为了激励自己,曾两次改名。20岁后自己改号为“涤生”。涤,按照他自己的解释是“取种种,譬如今日生。”是说从前的他已死去,以后的他将获得重生。这个名字表明他决心同过去告别,要创造一个全新的自己。他的这种善于自律善于反思敢于改变也与他的投笔从戎,有一个文弱书生到创造自己的军队这样巨大的转变是密切相关的。当10后他回忆这个名字时,也说了自己当时确实把自我反思放在第一位。他有一种强烈的洗心革面的愿望。为了提升自己,他严厉地审判自己,无情地拷问自己的淫邪恶欲望。

后来他是在得到翰林的地位后,又一次改字为励志,改名为国藩。励志就是砥砺意志,磨砺意志。国藩即国之藩篱的意思,也就是国之栋梁,国家的屏障。(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他用五句箴言以自励:1、立志;2、居敬;3、主静;4、谨言;5、有恒。P26《曾国藩 面厚心黑刚柔之道》

三、思想

学习曾国藩,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习他的思想。曾国藩对很多人来说,有很大的魅力,百年来中国历史上众多叱诧风云的人物都对他顶礼膜拜。毛泽东赞叹他为“办事兼传教之人”,蒋介石认为的的修为“可为后世法”。毛与蒋互为敌也,却同时赞赏一人。这是因为曾国藩事功极大,手段极其高明,心性极贱人,故为一切有志者之法鉴。据曾国藩的生平事迹,又参考了他的一些作品,借鉴木子的《曾国藩 面厚心黑刚柔之道》我个人认为他的以下一些思想值得我们好好思考借鉴。

1.自省自己是不是禽兽

曾国藩说“禽兽”不一定都长着兽角和兽相,但一定有兽心和兽性,经常分析自己的内心和行动,才知道自己是否是禽兽。在他年轻时,他就在他的《日课册》(即修身日记) 记录下自己当天的思想,把心中的杂念写下用以自省,警示不要犯同类的错误。他的《日课册》中就曾有这样的记载:

初八日

醒早,粘恋,明知大恶,而姑蹈之,平旦之气安在?真禽兽矣!要此日课册何用? 无日课册岂能堕坏更甚乎?尚腼腆与正人君子讲学,非掩著而何?

曾国藩对自己放纵兽欲的事情憎恨至极,他气急败坏地骂自己“真禽兽矣!”言辞之间充满了悔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一直把他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他正是从修身阶段就对自己严格要求来实现自己的目标的。

2.演双簧保存实力

左宗棠40岁入曾国藩幕府,曾国藩很看重他的人格和才能。左宗棠也很敬佩曾国藩的才识和人品。二人关系很好,虽有些摩擦,但都只是在一些小事上,且因个性原因而非关大


局,但后来二人失和了。失和出现在他们攻克金陵之后,那时太平天国已被剿灭,湘军正该马放南山的时候。两人因为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的下落上表的不同而发展到失和。据胡林翼的分析,当时曾国藩功高震主,会遭到别人的陷害,恐有不测之祸,特别是满人,因为在此之前清廷从不让汉人掌握兵权。胡林翼劝告曾国藩,左宗棠将来的功业仅次于曾国藩,此只有左宗棠能救他。于是他们联合起来演了一场湘军内部失和的双簧,既保全了曾国藩,使他老死任上,有保全了湘军的实力。

他们的这出双簧就告诉我们万事不可做的太过火,超越了自己的范围我们就要收敛。向别人示弱有时也是一种很好的保全自己的方法,我们该学会适时地用它。

3.学会坦然面对衰败

曾国藩的事业最辉煌的时候应是击败太平天国前后。攻下天京,纵横16年的太平军覆灭,功勋卓著,声望无以复加。但在攻捻后期及攻捻之后,他便开始走下坡路了。诸事不顺,原因之一就是李鸿章的崛起。此时的李鸿章正是刚40出头的人,年壮气盛,而当时的曾国藩则是暮气深重,有些倦气思归了。曾国藩也明白在当权时,无论自己有多显赫、辉煌,迟早都会下台,自己此时已是该隐退的时候了,世界已不是他的舞台。他事先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坦然面对了。

面对衰败,曾经那么显赫的曾国藩都安然退休了。这也告诉我们,面对失败,我们要坦然面对,没有人能够做个永远的强者。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能安抚自己的内心,战胜不了自己。



后话:曾国藩,作为颓废清王朝的一代中兴名臣,以治国平天下而收了外

王之效。他从一介书生开始,投笔从戎,招兵买马,建立了湘军灭太平天国,并倡洋务应世界潮流,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即倒,被誉为圣相。作为娄底人,是我的骄傲;作为中国人,更是我们所有炎黄子孙的骄傲。他的为人之道,治家之道,从政之道,都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学习。本人所阅读的关于他的作品不多,我认为木子的《曾国藩 面厚心黑刚柔之道》对于我们了解他有不少的帮助,各位可以借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851113b0912a2161479293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