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2-12-12 23:23: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欢迎阅读!
对策,当代,适应,存在,能力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社会变革愈加剧烈,竞争压力亦趋增大,社会要求大学生适应其运行发展的速度及其程度较以往更为迫切[1]。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不仅是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要求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素质,也是大学生的一项基本的生存能力。



1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存在问题

1.1在校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

据调查在校大学生只有少数人对所学专业满意,带着兴趣去学习;大部分的在校大学生对所学专业兴趣不大或者处于迷茫状态[2] 学习态度方面,高年级大学生不如低年级大学生。因为低年级学生刚进入大学校门,尚保持高中时良好的学习态度,而高年级高年级学生进入大学好几年,关注的事物方方面面,上课更易走神,学习态度相对较差。



1.2在校大学生人际交往情况。

大部分大学生能够合理处理自己与周围同学朋友的关系,人际交往情况相对较好,但也有部分大学生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缺乏有效沟通技巧[3]。此外,高年级大学生比低年级大学生沟通能力相对较强;艺术生气质较佳,自信心强,比理工科学生沟通能力强;理工科学生逻辑思维较好,善于观察,比文科生沟通能力强;男生性格较女生豪放,沟通力相对较好。



1.3在校大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状况。

一半以上大学生在校期间不注意锻炼身体,偶尔进行跑步、打羽毛球等运动,但是很多大学生坚持不下来,原因是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对于保持健康身体的重要性。没有从长远角度去考虑,养成锻炼身体这种良好习惯,对将来工作、生活的重要作用。饮食方面,大多数学饮食还算合理,数学生暴饮暴食或为了减肥断食[4]



1.4在校大学生对未来就业认知状况。

数学生明确未来的就业方向,大部分学生对未来就业没有详细具体的规划,尚处于迷茫中。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认知较多,可能与他们马上工作,成为社会大家庭一份子,兴奋又紧张有关。而低年级学生刚进入大学不久,还处于新鲜阶段,感觉工作还是相当遥远的事情,没有过多去考虑未来的就业情况。



2改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对策




2.1在学习适应方面,各大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使他们正确评价自己,端正学习态度。教师也要充分上好每堂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5]。最开始设立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能够让学生完成,学生完成了从中获得成就感以后,学习兴趣就会逐渐得到提升。



2.2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高校应该经常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积极引导他们在遇到困难时要向周围老师、同学反映并主动寻求帮助。在寻求帮助的过程中,通过彼此的沟通交流,慢慢建立相互的信任感,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就相应形成。此外,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积极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和社会活动,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2.3大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方面,高校管理者要适时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饮食方面,改善就餐环境,提出合理的建议,提高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此外,经常开展养生讲座讲授养生知识,加强学生的养生观念,引导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养成注重养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在校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是父母给与,因此要引导他们不要过度消费,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合理安排消费情况是他们独立生活的重要保障,切忌盲目跟风攀比。大学生在校期间,一定要养成合理安排自己生活费的良好习惯,对今后走出校门后的生活及工作,是否能够理性消费,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生要有一定的相关理财知识,提高理财能力,为了能够促进他们养成良好消费习惯,高校要定期开張讲座或采取其他措施,有计划培养大学生在校期间理财方面的能力。



2.4大学生对未来就业认知方面,高校要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对未来职业规划的不同指导。在不同程度上引导大学生规划自己的人生,加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为学生将来的人生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当代大学生获得社会相关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网络、电视、报纸、微信、博客等多种媒介都在传播着关于未来就业的各种信息,对于大学生来说也十分便利。此外,高校还要加强和企业之间的联合,即校企合作,与知名企业多进行交流,派师生定期去企业参观,学习相关企业文化和运作流程[6]。大学生也要去企业实习,增加学习经验,为以后工作和在社会立足奠定坚实基础。



小结

总体来说,大学生在学习适应方面,大部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不是很大,习目标不是很明确,学习态度上不够端正;在人际交往方面,大部分在校大学生表现尚可,仍有部分大学生和周围人群沟通时缺乏技巧,存在沟通障碍问题,现含蓄,与人沟通交流时不太主动;在生活适应方面,意识不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同时意志力不够坚定,饮食方面不太合理,部分同学盲目跟风,消费过高;在对未来就业的认知方面,大部分学生处于迷茫状态,考虑不够长远,对未来从事的职业没有很好的规划,安排不合理。因此,高校应该对以上大学生社会适应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对策,和大学生共同努力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以达到更好在社会立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云山,张丽娜,马晓玲,魏寒冰,白雪燕.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综[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779-81.



[2]刘鲸. 论高校就业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J]. 新西部(理论版)201514135+116.



[3]裘慧冬,徐一梅,陈珊珊,潘玲雁,吴央,吴茵茵.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51266-68.



[4]张炳兰. 论网络时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185-188.



[5]丁晖.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2.

[6]刘凌云,郭龙珠.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与研究[J]. 德州学院学报,20100696-98.



项目来源:山东协和学院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 xhxy20161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8591cdc46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