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用语十忌 随笔

2023-01-15 12:3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师课堂用语十忌 随笔》,欢迎阅读!
用语,课堂,随笔,教师

教学随笔

教师课堂用语十忌

一、粗言。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讲粗言,操国骂,潜移默化下,学生也难有什么礼貌语言,而且,在学生心目中,教师那神圣的形象必然会随着教师的粗言而蒙上一层污垢。至于教师要求学生使用礼貌用语,其效果当然是不言而喻的,甚至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你当老师的都不带头讲礼貌语言,为何却要我们讲?

二、俗言。在课堂上,教师切忌片面的、过分的追求课堂气愤热闹而大讲特讲俗言,俚语。这里所讲的俗言,指的是那些粗俗的,不够文雅的语言。诚然,有时候讲俗言的确可使讲课内容通俗易懂。但物极必反,如果俗言讲得过多过滥,则让人觉得俗不可耐,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带来不少负面的影响。

三、冷言。有些教师,对学生不是一视同仁,而是偏爱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歧视所谓的“双差生”。他们对“双差生”不但不热情教导和耐心辅导,相反,极尽讥讽只能事,更有甚者,当着他们之面冷言冷语,嘲讽有加。有些“双差生”便因受不了教师的冷言冷语而辍学。教师的这种行为,既有违师德,又不符合有教不类的原则,还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易使其破罐破摔,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如此一来,又会增加教育的阻力。

四、恶言。一些教师,由于性情暴躁,或是年轻气盛,对自己的教学水平自视甚高,容不得他人(特别是学生)批评指责。当学生提


出不同的意见时,不是冷静下来反思,而是认为学生故意出自己的“洋相”,是顶撞自己。于是恼羞成怒,继而恶言相向。殊不知这样一来,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降低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损害自己的形象,而且,今后与学生沟通的难度也会因此而加大。 五、无言。少数教师,心胸狭窄,对个别学生曾“有意”或“无意”顶撞自己或令自己“出丑”之旧事。往往耿耿于怀。于是采取“冷战”之态度,不理不睬这些学生,上课时不提问他们,甚至在课后也不批改他们的作业,以此“惩罚”学生。其实,对学生一时的过激话语,教师大可不必放在心里。俗话说,宰象肚里可撑船。学生毕竟还是未成年人,教师怎能与他们斤斤计较呢!

六、胡言。有些教师,特别容易情绪化,往往把课堂当作个人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不顺心、不如意之事的发泄场所。将自己的不满情绪借讲课之机发泄,甚至上纲上线,非议国家政令、法规,或对某些领导说三道四。如此一来,往往会让学生不知所措。更有个别教师,自以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感慨个人怀才不遇,进而胡言妄语。其实,这样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七、戏言。为人师表的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讲过的话一定要算数,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尽力兑现。如因确实有困难而难以兑现的事情,应主动对学生讲清楚,及时解释。否则,言出不行,何来诚信?又让学生如何遵守诺言,讲求信用?

八、怨言。对学生因没按时完成作业,或是学校、班科任老师工作协调得不够的地方,或者是个人工作、生活上的问题,教师本人应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892cef3f90f76c661371a4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