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句】“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全词赏析

2022-07-22 05:44: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经典诗句】“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全词赏析》,欢迎阅读!
君山,诗句,赏析,自古,如今

【经典诗句】“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全词赏析

“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作者通过人间与君山一点,变尽与自古如今,形成了反差与强烈对比,并由此联想到国家命运,表现了自己伤时忧国的情怀。 摘自戴富古的《绿柳枝·岳阳楼》 袖剑飞吟①。

洞庭绿草②, 深秋的水。

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③。 你不必带酒来。 问有酒、何人共斟?

改变世界,君山④ 一点,从古至今。 注释

① 袖剑飞吟:相传吕洞宾在岳阳楼三次醉酒,并在墙上留下一首诗。他说:“早上走几百里,黄昏时会看到漆黑的天空,袖子里的青蛇很大胆。三次进入岳阳的人都不知道,郎寅飞过洞庭湖。”“青蛇”指的是剑。“袖剑”的意思是“袖中青蛇”。“飞歌”的意思是“浪吟飞过”。作者将自己与吕洞宾的行为进行了比较。 ②洞庭青草:青草湖是洞庭湖的一部分,二湖相通,总称洞庭湖。

③ 一个快速翻领:宋玉的丰福:“楚襄王参观了兰台宫,宋玉和景派了随从。风来了,王奈戴上翻领说,‘快,这风。’” ④君山:在洞庭湖。 欣赏

戴复古一生潦倒,浪迹江湖,足迹所至,常有吟咏。他远离官场,有相对自由的心灵和超脱的情怀,用不着蝇营狗苟,所以内心有更大空间容纳祖国的奇山异水,又时刻不忘抗金复国大业。登临之际,他的爱国豪情油然而生。这首登临岳阳楼之作即是如此。 据《唐代才子传》记载,吕洞宾醉后尝了岳阳楼的滋味,写了一首诗:“黄昏去南浦,袖中青蛇(指剑)勇猛,三次入岳阳的人都不知道,狼吟飞过洞庭湖。”戴复古游历南北,具有英雄气概,这与吕洞宾诗歌中所表达的气质相似。借来表达他们在洞庭旅游的感受。从一开始,它就树立了一个游荡在江湖中的诗人形象,这与那些默默歌唱的诗人截然不同。“洞庭绿草,秋水深邃”,绿草湖的名字,是洞庭湖的一部分。800里的洞庭因其辽阔的海洋而闻名。在这里,作者仅使用“deep”一词来简要概括其特征。在这一点上,气候也


更加开放。此外,这句话中的“秋”一词不仅指出了爬楼梯的季节,还为下面的“迅速披上裙子”和“改变世界”铺平了道路,秋天的风和秋天的花凋谢。同时,它也衬托出作者凄凉的心灵。

“万顷波光”仍写洞庭:“秋水深深”言其深邃,此句表其广袤,两相配合,极见情致。“岳阳楼上,一快披襟”,塑造出一个独立楼头、任风吹开衣襟的超旷、洒脱,豪情满怀的词人兼爱国者形象。“自然”,“一快披襟”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有风,更重要的还由于深深秋水和万顷波光的感染。总起来看,上片词风豪中带逸,作者登楼的快意在这里得到了有力发挥。

在下一部电影的开头,诗人的写作风格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快”的含义突然掀起了波澜:“你不需要带酒到现场,问问谁来倒酒。”。你不带酒的原因是没人会把酒倒在一起。当你平静地交谈时,你会感到无限的孤独和悲伤。

此过片处实乃转折之处,纵览全词,上片写美景游情,下片抒兴废之叹,两片情感有异。但这两句转折得很自然,达到了“发起别意”的目的,算得上“才高者”的杰作。“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揭破主题。戴复古生活在南宋后期,其时收复北方领土已经无望,南方的偏安局面也在风雨飘摇之中。所以词人面对“自古如今”岿然不动的“一点”君山,难免要想起备受践踏的“偌大”中国。可是当时的统治者流连光景、或苟且度日,有谁能共饮作者之酒呢?

可以看出,上面的“不用带酒”这几个字蕴含着无限的情感,而这里的“改变世界”是整篇文章振奋人心的关键:因为只有“世界”才是作者真正关心的地方,正是因为这种“变化”,作者将眼前的美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然后感到悲伤。南宋的许多诗人都受到辛弃疾的影响。戴复古在《看江南》一诗中说:“歌的风格有嘉旋的风格”,这表明他也有意向嘉旋学习。然而,他的研究不是模仿。他没有贾璇参与反黄金斗争的实际经验。然而,他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经历了所有的沧桑。因此,御金复国的要求尤为强烈,这使他在审美体验上与贾玄亲近,常常表现出古今中外的无限情感。例如,这个词中的“改变世界,小小君山,从古至今”是审美境界的自然表达,而不是死板的模仿。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8a004a5e6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