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有感

2022-06-08 11:41:5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红楼梦》有感》,欢迎阅读!
红楼梦,有感



读《红楼梦》有感



作者:李凯 班级:高二文四 辅导教师:张明娜

早就听说过“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这句话,真正接触《红楼梦》这部文学名著是在我上高中以后,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了一遍、遍„„逐渐地,我认识到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的艺术价值、它在世界文学史上所占的地位是少有伦比的。

上初中时看电视播放的《红楼梦》总觉得枯燥无味,人物矫揉造作,更没兴趣去翻阅它。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再次接触,竟也能有范淑那“始而泣,继而疑,终而叹”之感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本希冀自己也能“解”得一星半点“其中味”,但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加,有的只是高山仰止的慨叹,故此只好不揣鄙陋,作些浅谈。 《红楼梦》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做楔子。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顽石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用甘露灌溉了一棵“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后来遂脱去草木之形,修成女体。在这顽石下世之时,她为酬报灌溉之恩,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给他。这顽石便是随宝玉一起降生,且随身配带的通灵宝玉,这绛珠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这样的安排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宝黛的爱情故事,染上了一层浪漫主义色彩。说到神话,我不得不佩服曹雪芹的博学多才,书中所设计到的诸多诗词歌赋、奇花异草、药材偏方„„无不见证着作者才华横溢。

《红楼梦》有着丰富的生活内容、深刻的思想意义。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历史趋势。

整部小说的人物塑造尤为精彩,以贾、林、王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贾宝玉,贾政与王夫人的次子,生于旧社会官宦之家,却是一位封建叛逆者。他厌恶封建社会的仕宦道路,尖刻地讽刺那些热衷于功名的人是“沽名钓誉之徒”“国贼禄鬼之流”。贾宝玉的种种叛逆思想,当然被封建正统人物视为“草莽”“不肖”,他和林黛玉真心相爱,互为知己,但却被贾母等人逼迫娶薛宝钗为妻,终因双方思想不同,且难忘精神伴侣林黛玉,婚后不久便出家当和尚去了。

这就是贾宝玉,一个出语惊世骇俗又多愁善感的男人,一个敢于反叛男人的男人,一个充满反叛精神和平等思想有点脂粉气的男人,一个懂得真爱却得不到真爱而出家的小伙子,一个让人不断赞美不断怀疑的贾宝玉。

林黛玉,林如海与贾敏的独女,父母先后去世,她成了寄人篱下的孤儿。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她蔑视功名权贵,她和宝玉有着共同理想和志趣而真心相爱,却被贾母等人残忍地扼杀了,林黛玉泪尽而逝„„

“葬花”的林黛玉早已成为浪漫、哀伤、纯真、超俗、美丽的化身。她思想开放,才华横溢,性格叛逆,她不会薛宝钗的处丗圆滑,也不会讨好封建统治大家长。她无视“温柔敦厚”的封建规范,没有把“女子无才便是德”奉为佳臬,林黛玉对爱的纯真赢得了宝玉的感情。可惜林黛玉错误地生活在一个错






误的时代,因此悲剧也就无法避免。

王熙凤,贾琏之妻,王夫人之内侄女,精明强干,贾府的实际大管家,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摄取权利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她极尽权术机变,“毒设相思局”“弄权铁监寺”足以见其残忍阴毒。抄家时,从她屋里抄出五十七万金和一箱借券足以证明王熙凤的极度贪婪,王熙凤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加速贾家的败落,最后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红楼梦》为大家塑造了一个成功的反面形象——凤姐,在她身上,集中地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贪婪、凶残、狠毒、阴险狡诈的阶级本质。“心里歹毒,口里尖快”“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极其准确地反应了凤姐的心术不正。才华越大,对社会对他人越不是什么好事,确实啊,做人嘛,要学习王熙凤的精明强干,但万不可学她的心术不正。

林黛玉的爱妒和娇痴,贾宝玉的近傻和真诚,薛宝钗的沉着与世故,王熙凤的泼辣与奸狠,贾探春的矜持与干练„„一个个红楼人物都令我如痴如醉。他们演绎出来的《红楼梦》最终是“树倒狐孙散”,可是正是这样的悲剧留给后人无限的回味!正如一坛陈酿的老酒,甘冽又苦辣!

《红楼梦》是一本奇书,更是一本谜书,是一部人文与历史的结晶,是一座文化与艺术的丰碑,囊括了多少喜、笑、怒、骂,同时又折射出多少人世间的离合悲欢。有人说读红楼梦未到三遍是看不懂的,三遍之后能否渗透还说不准,多少文人名士绞尽脑汁找寻它的秘密,终未有确定的佳论。每个人读红楼梦的角度不同,所学到的也不同。不过,我相信每个走近它的读者都心甘情愿地穿越历史,走进《红楼梦》的艺术幻境中,尽情领略大观园里的风花雪月,用心感受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贪嗔爱痴,和作者一道做一场酣畅淋漓的“红楼梦”„„



评语:作者以接触《红楼梦》后的情感变化起笔,从《红楼梦》所反映的内容

主题和塑造的人物形象两个角度阐明自己对这部鸿篇巨制的理解,对主题的挖掘颇见功力。作者截取了《红楼梦》众多人物中的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三个主要人物,分析了他们的人生轨迹和性格特征,见解颇深。本文语言简练而犀利,妙语连珠,文采飞扬。(辅导教师:张明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8cec5a02cc58bd63086bd0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