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阿甘正传》中美国文化以及价值观展现

2023-01-18 17:26: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电影《阿甘正传》中美国文化以及价值观展现》,欢迎阅读!
阿甘正传,美国文化,价值观,展现,以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电影《阿甘正传》中美国文化以及价值观展

作者:程红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06

:《阿甘正传》是由罗伯特·泽米基斯执导的一部影片,影片获得了第 67 届奥斯卡 6 项大奖,其中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等重量级奖项。电影讽喻了人类理性的消解,生活主体的消失,反映了美国的后现代文化以及传统价值观。主人公阿甘被塑造成了一个正直诚实、孝顺,忠于友情和爱情,生活简单却执著的平民英雄形象,他是美国主流意识的代表,代表了传统的美国精神,更符合美国典型的保守价值观,也就是右派价值观。 关键词:《阿甘正传》;后现代;右派价值观

作者简介:程红(1990.9-),女,汉族,宁夏银川人,研究方向为戏剧与影视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21392017-06--01 一、电影中的右派价值观

1994年可以说是奥斯卡历史上少数的大年,因为《阿甘正传》、《低俗小说》、《肖申克的救赎》这三部影片在这一年同时争夺奥斯卡最佳影片,其他两部影片至今为止也都是令人称道的经典之作。《阿甘正传》能够获奖,我认为最主要还是因为它所反映的价值观。在美国,右派价值观一般崇尚保守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推崇通过个人的努力来获得成功。他们也主张捍卫基督教传统,重视国家,珍视家庭。电影中阿甘这一角色就视为典型。而左派价值观,相比右派是较为激进的,重视个人自由,要求提高普通公民福利待遇,也支持政府干预经济,并且比较关注黑人等社会下层。电影中女主角珍妮就是左派的代表,她作为一位嬉皮,叛逆、革命、吸毒,与阿甘形成鲜明对比,最后虽然回归家庭,但还是死于艾滋病。 作为一个标准的美国右派好青年,就一定要为国家服务,所以阿甘在毕业典礼后,收到一位军官的一张美国传统的征兵海报“Uncle Sam Wants You ”,国家需要你服兵役。美国左派和右派一个很大的区别,右派共和党竞选的时候,经常会说我服兵役了,是战争英雄,还为祖国做出了贡献等等,都以自己服过兵役为荣,作为右派价值观的电影,阿甘必须是得去服兵役。所以阿甘去了越南参加了越战。描写越战的电影数不胜数,比较经典的几部有《现代启示录》、《猎鹿人》、《野战排》等等,但是大多数的越战电影,都和《阿甘正传》有着正相反的价值观,基本都是谴责越战的侵略本质,越南人民遭受屠杀,越战中的士兵回国后与政府对立等等。越战后,人民对政府的不信任是极为强烈的,而且因为越战导致了反战革命、摇滚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兴起、吸毒、性解放等等,都极大了改变了美国社会。但越战在电影《阿甘正传》里表现出来的是兄弟情谊、舍生忘死,为国捐躯等美国传统价值观,是以正面的态度表现越战的,这在二战电影里很常见,但越战电影是很少这样表现的。

后来阿甘因为在越战中的英勇表现,被授予了国会荣誉勋章,从国会领完勋章走出来,外面就开始大革命,正好遇到学生到华盛顿反战游行。越战结束,伤残士兵回国后成为社会问题。由于社会各界人士的谴责,他们的在精神和心理上都遭受重创,所以越战回来的许多士兵都选择了自杀。越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十多年的越战,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民权问题,使国家处于极度的分裂状态,给美国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反战运动也是此起彼伏。电影中阿甘被莫名其妙的推上台去演讲,一个具有右派价值观的军人,如果真的讲出点什么,肯定会被反战情绪高涨的民众轰下台,所以电影里阿甘刚要开始讲,就被一个军人破坏了话筒线,阿甘的讲话也没有被大家听到。之后剧情反转,珍妮从国会山大水池里跑了出来,两个人在水中欢呼、奔跑,一个越战战士和一个嬉皮士穿着的反战女青年拥抱在了一起,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加上宏大的交响乐,一副完美的别后重逢的景象就被展示了出来,这就是美国式典型的大团圆结局。 二、后现代主义文化下的产物

后现代主义,一种苏珊桑塔格认为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登场的一种新意识。是对被现代主义奉为圭臬先锋派的反叛,全面攻击现代主义的主流地位,猛烈冲撞其在现代主义世界的博物馆与学院中占据的高雅文化的宝座。电影《阿甘正传》就是立足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后现代主义认为,生活世界本身是没有联系的、碎片化、相对性、偶然的。德里达明确指出,意义是不确定的,只是成为一系列能指符号的滑动。后现代主义摧毁了本体、本质、本原,击碎了整体性、同一性,那么中心性也就不复存在了。电影中阿甘是猫王成名舞步的始创者,并启发了约翰·列侬最有名的歌曲,参加了乒乓外交,后来受到了尼克松、肯尼迪总统的接见,见证了黑人学生上大学,还成为了水门事件的参与者。随着镜头的不断跳跃和切换,完整的纪录片被分解开来以特技的方式拼贴起来,主体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碎片化的无意义片段。 整部电影将阿甘贯穿于战后30年间重要的历史事件中,通过电脑技术的拼贴,将美国30年间的社会精神变迁,浓缩成了一部阿甘个人的成长传记,其实这部影片所展示的生活境遇正是当代美国人的社会缩影,阿甘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就是他们迷茫时的一颗希望之星。1994年美国的国会大选中,共和党重要的政治家和候选人就在选战中以某种方式援引了《阿甘正传》来支持他们的政纲。事实上,《阿甘正传》的确及时地出现在当代美国文化四分五裂,并丧失了稳定的价值观念的时刻,为美国社会提供了某种社会性整合和救赎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戴锦华:《电影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97-199.

[2]滕学明.《阿甘正传》对当代美国社会的结构[J].电影评介,201013):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8dd355332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a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