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2022-03-23 11:44: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二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考试题,期末,语文,答案,年级

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黑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狡xiá jìn 而上hōng Byīng xIào 飞来héng Cjuàn dàng 心如意chèn Dzhēng tiáo 断壁残hu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树阴 松弛 手屈一指 B.脉搏 融恰 转瞬既逝 C.慰藉 坐落 金碧辉煌 D.必竟 漫骂 变本加厉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随着个人崇拜的逐渐淡漠,那些曾经令人________的“圣地"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②要使社会上的正义感永不_______,就要在整个民族中大力弘扬正气,特别是广大为政者要带个好头。

③这种见不得人的勾当,________不是一个堂堂的高级干部应该干的,然而成克杰恰恰这样干了。 A.向往 泯灭 截然 B.神往 磨灭 截然 C.向往 磨灭 决然 D.神往 泯灭 决然 4.下列句子中,加黑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近年来,中小学生受伤害的事故层出不穷,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B.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斗,这家鞋厂已经脱颖而出,跻身于全国制鞋业的先进行列。 C.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要因人成事,不能因噎废食,盲目限制轿车生产。 D.几年前大家对Email一无所知,现在已经非常熟悉,都不以为然了。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政府机关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认真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B.经过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我们已拟订了国务院机构的改革方案,并将提交本次大会审议。 C如何防备展览会的展品和珠宝店里的贵重物品免遭盗窃,是安全保卫部门深感头痛的一件事。 D这种将企业各方的权利义务用合同形式加以明确,对于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利无疑是一种保障。

1、“横眉冷对千夫指, "是鲁迅先生人格的写照。 2、“南州六月荔枝丹"中的“南州”是指

3、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散文的特点,那就是 4、按说明对象划分,说明可分为 和事理说明两种。

5、“长安回望绣城堆, ”是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中的诗句.

6、《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 代小说家,主要人物有 7、《边城》的作者是 ,他是湖南凤凰县人,现代作家.

8、苏轼,字子瞻,号 ,北宋文学家,他和父亲 、弟弟 被称为“三苏”.

三、文言文阅读 12分)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句子中“朝”的意思与“朝服衣冠”的“朝”不同的一组是( )2) ①于是入朝见威王②朝晖夕阴③皆朝于齐④山间之朝暮也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下列句子中“于”的意思,与“皆以美于徐公”的“于”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B、苛政猛于虎

C、皆朝于齐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3、邹忌怎样向齐王进谏?2分)



4、把写齐威王鼓励进谏取得效果后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二)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1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8分)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佛来思节夫人走近她那个镶着镜子的衣柜,取出一个匣子,拿过来打开了,对路瓦栽夫人说:复挺者,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吧,亲爱的。” 5、课文标题是“劝学”,文章开篇即揭示出了中心论点 2分) 她先看了几副镯子,又看了一挂珍珠项圈,随后又看了一个威尼斯式的镶着宝石的金十字架,做工 1)它是: 非常精巧。她在镜子前边试这些首饰, ,不知道该拿起哪件,放下哪件。她不断地问着: (2)意思是说: “再没有别的了吗?”

6、本文段所用的比喻共有四个,请举出其中两个: 2) “还有呢,你自己找吧,我不知道哪样合你的意。” 由喻证形成的结论是: 忽然她在一个青缎子盒子里发现一挂精美的钻石项链,她高兴得心也跳起来了。她双手拿着那四、现代文阅读与理解:30) 项链发抖.她把项链绕着脖子挂在她那长长的高领上,站在镜前对着自己的影子出神好半天.

后,她 地问:“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

(一)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5分,每小题3. “当然可以。” ⑴荔枝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成都、福州是它生长的北限.⑵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她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带着这件宝物跑了。 a )到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人,竟然对他们施以极刑。⑶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6.文中两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是哪一项? 】(3分) 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阕下,移植宣和殿”。⑷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A.迟疑不定 紧张而激动 B.犹豫不决 迟疑而焦急 枝丹”,⑸实际上不过当年成熟一次而已。⑹明代文征明有《新荔篇》诗,说常熟顾氏种活了几C.踌躇不定 谨慎而急切 D.犹豫不决 兴奋而匆忙

株,“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明蘖”。⑺但究竟活了多少年,并无下文。⑻现在科学发达,7.对文中划线句子的朗读重音,恰当的是哪一项? 】(3分) 使荔枝北移, b . A.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B.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 1、空格(a)处应填( C.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D.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 A、种植 B、扶持 C、栽植 D、称植 8.下面是对末段人物描写的概括,正确的是哪一项? 】(3分) 2、填入空格(b)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欣喜若狂 不能自已 B.沾沾自喜 洋洋得意 A、将来是完全可能的事 B、将来不是不可能的事 C.喜出望外 如痴如狂 D.兴奋激动 如愿以偿 C、将来是可能的事 D、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9.借项链时,作者笔下的佛来思夫人慷慨大方,毫不迟疑,从小说的结构上看,其表现手法是哪E、将来也许不是不可能的事 F、将来也许是可能的事 一项?【 】(3分) 3、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 A.没悬念 B.作辅垫 C.相照应 D.巧过渡 A、密造化出闽山 B、你真好造化,有这样的媳妇。 10.路瓦栽夫人发现项链后,小说作者分别使用“钻石项链"、“项链”、“宝物”来称呼同一挂C、造化钟神秀 D、然而造化又常以为庸人设计 项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4、本段引用汉武帝曾筑扶荔宫这一资料,意在说明什么?选出正确的一项( ) :

五、作文(40分) A、说明成都、福建是荔枝生长的北限

(一)请描写一个人,使人一目了然地看出这个人的年龄、性格、职业特点、特长B、表现汉武帝对荔枝的极端喜爱

爱好、生活状况等。(10分) C、说明荔枝的树很难栽培

D、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

5、选出对本段划分层次最正确的一项( )

A、⑴⑵/⑶⑷⑸⑹/⑺⑻ B、⑴/⑵⑶⑷⑸⑹/⑺⑻ C、⑴/⑵⑶⑷⑸/⑹⑺⑻ D、⑴/⑵⑶⑷⑸⑹⑺/ (二)《项链》选段 15分)

第二天,她到她的朋友家里,说起自己的烦闷.



2

(二)我们有时会看到某些汽车的后窗贴有“磨合"二字,要告诉别人的是“尚需一段时间让车主和车子之间、车子的各部分之间配合得更协调,请多包涵”。其实,万事万物都有联系,存在着磨合问题,请以“磨合”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600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lC 2C 3D 4B 5B

二、 1、俯首甘为孺子牛 2、我国南部地区

3、形散而神不散 4、实物说明 5、无人知是荔枝来 6、清代 贾宝玉 林黛玉 7、沈从文 8、东坡居士 苏洵 苏辙



三、1B 2B

3、前一句点出威王纳谏的效果。后一句,也是全文最后一句,是从全文升华提炼出的一个带有哲理性的判断。乃全篇点睛之笔,主旨所在。国家能否强大取决于自己的状况。 4、(略)

5、君子—有学问有修养(道德)的人;砺—磨刀石 6、知- 有—又

四、 (一)1D 2D 3B 4A 5D

(二)6B 7D 8 A 9 B 10.路瓦栽夫人开始发现项链注意到它的用料和品类,故用“钻石项链”;试戴项链只须突出它的作用,故只称“项链”;得到佛来思节夫人允诺而借走项链,欣喜若狂,项链自然成了她的“宝物”。作者这样称呼符合人物心态,又使语言有变化。【言之成理即可】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905f1fcce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a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