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的资料

2022-08-01 11:3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尔基的资料》,欢迎阅读!
高尔基,资料

高尔基的资料

1.简介高尔基

高尔基4岁丧父,和母亲一起被接到外祖母家,母亲是一个五大三粗的女人,外祖母对高尔基很好。外祖父做小本生意,生意不好,脾气暴躁,曾经打断过一根擀面杖。他11起独立谋生,当过学徒、搬运工和面包师。1884年流落到喀山,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次漫游俄国各地,广泛了解民情;其间因参加秘密革命组织于1889被捕,获释后行动仍受宪警监视。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不久开始在地方报刊当编辑、记者。1898年出版两卷集《随笔和短篇小说》,从此蜚声俄国和欧洲文坛。他只上过2年学,实际是靠自学成才。

2.人太多了

高尔基旅游时迷了路,晚上走到中国边界一个小村庄里,外面漫天大雪,他冷得受不住了,便去敲农家的门要求住宿。一个老太太在屋里大声问:“你是谁啊?”

高尔基说:“阿历克谢·马克希·莫维奇怪。彼什科夫!“人太多了!”老太太“嘭”地把刚打开的门关上,干脆地拒绝道。

3.监视、威吓无法阻止高尔基读书

高尔基小时候是在每天十几小时繁重劳动和鞭打责骂下度过的。但即使过着这样的生活,他也总是抓住每一分钟空闲时间读书。店老板不许他读书,他千方百计地弄到书,躲到阁楼上、储藏室里阅读。夜晚借月光或自制的小灯盏照着读书,没有蜡烛,他就把老的烛盘上的蜡油收集起来,装在一只罐头盒里,再注入一些灯油,用棉线卷一根灯芯照着读书。在面包房当工人时,他用零碎的木棒在揉面的台子上架起一个临时的书架,一面揉面团,一面读书。有一次,老板走进去看他在读书,想把书拿走扔到火里去,高尔基抓住老板的胳膊愤怒地叫喊:“你敢烧掉那本书!”吼退了老板。监视、威吓没能阻止高尔基读书,反而使他自学的信念更坚定了。

4.不寻常的苦读经历

高尔基出生在沙俄时代的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寄养在外祖母家。因为家庭极为贫寒,他只读过两年小学。lO岁时就走入冷酷的“人间”。他当过学徒,搬运工人,守门人,面包师。还两度到俄国南方流浪,受尽苦难生活的折磨。但他十分喜欢读书,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要利用—切机会,扑在书上如饥似渴地读着。如他自己所说:“我扑在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他为了读书,受尽了屈辱。lO岁时在鞋店当学徒,没有钱买书,就到处借书读。那时的学徒,实际上是奴仆:上街买东西,生炉子,擦地板,洗菜带孩子……每天从早晨干到半夜。在劳累一天之后,用自制的小灯,坚持读书。

老板娘禁止高尔基读书,还到阁楼上搜书,搜到书就撕碎。因为读书,还挨过老板娘的毒打。高尔基为了看书,什么都能忍受,甚至甘愿忍受拷打。他说过:“假如有人向我提议说:‘你去广场上用棍棒打你一顿!’我想,就是这种条件,我也可以接受的。

5.高尔基的成就

由于高尔基一生如饥似渴地读书,勤奋不懈地努力,他写下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海燕》《鹰之歌》《母亲》《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童年》《人间》《我的大学》。除此之外,还写了剧本和大量的政论、特写、文艺评论等。

6.高尔基“跳槽”

高尔基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办法,他只好到一家裁缝店当学徒。

在裁缝店里,小高尔基一边干活,一边想方设法读书,老板订了一份《俄罗斯报》,小高尔基就趁老板不在时,偷偷看这份报纸。


有一次,小高尔基从邻居家借来一本小说,趁老板晚上睡着以后,在窗边借着月光津津有味地读起来。过了一会儿,月亮躲到了云层后面,小高尔基兴致正浓,怎肯罢手,就点燃一盏小油灯继续看下去。不一会儿,老板醒过来,他看见小高尔苦在油灯下如痴如醉地看一厚厚的书,不由怒气冲冲地说:“看什么看,你把我们的灯油都快用完了!老板娘也醒过来,像一头母狼似的扑上去殴打小高尔基。

小高尔基无法忍受下去,他二话不说,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裁缝店。 小高尔基背着行囊来到伏尔加河边,心里感觉有些悲伤,可是很快他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因为他在一艘轮船上遇到了一位和蔼可亲的胖厨师,并做起了胖厨师的洗碗小伙计。让小高尔基感到惊喜的是,胖厨师也是个书迷,他有满满一箱的书,而且愿意让小高尔基随便读。小高尔基高兴极了,一有空闲时间就如饥似渴地读书,有时还和胖厨师一起探讨书中的各种问题。

小高尔基一边读书一边思索,从大量的书籍中明白了许多人世间的道理。大量的阅读也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滋养,使他最终成为苏联大文豪。

7.高尔基与儿子的又一次通信

.高尔基有个聪明伶俐的儿子,叫马克西姆。他很小就跟着妈妈侨居在法国巴黎。

马克西姆8岁那年,开始在妈妈的帮助下动手给爸爸写信。他写了又改,改了又写,最后终于把信寄走了。高尔基收到儿子寄的信,心里十分高兴。他赶忙拆开信,一边读,一边笑,情不自禁地夸奖他的儿子是个“好汉”,将来说不定能当作家,诗人。

接着,他给儿子回了一封信。他以诙谐而又严肃的口吻说:“这封信不会是你自己写的吧,宝贝儿,你要自己试着给我写信,并亲自把它寄给我,我会非常高兴的。所有的事情都应自己动手来做,不要强迫别人为你着想……”

马克西姆读着爸爸的回信,暗下决心:今后不再要妈妈帮忙,一定要学会自己动手写信。 几年后,马克西姆11岁了。他用心回忆自己幼年跟爸爸妈妈去找戈巴托甫卡避暑的情景,并以此为题写了一篇作文寄给了高尔基。高尔基接到信后,马上又给儿子回信:“你不妨在课外为自己,而不是为了应付老师去练习写作,给自己讲各种故事。这是很有趣的。我在你这样的年龄,就这样练习写作、记日记了,可能正因为如此,我才成了作家。

8.高尔基的名言

不要慨叹生活的痛苦!---慨叹是弱者...... ——高尔基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高尔基 学习——永远不晚。 ——高尔基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松而舒适的诗。——高尔基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

生活的情况越艰难,我越感到自己更坚强,甚而也更聪明。——高尔基 人需要真理,就像瞎子需要明快的引路人一样。——高尔基 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尔基 天才出于勤奋。——高尔基

没有不可认识的东西,我们只能说还有尚未被认识的东西。——高尔基 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高尔基 我扑在书上好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9383f99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3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