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愧怍”一词的理解

2022-07-20 16:3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也谈“愧怍”一词的理解》,欢迎阅读!
理解,谈“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也谈愧怍一词的理解

作者:陈灵甫

来源:《中学语文·语文论坛》2014年第04

在市教研室的三人行展示课活动中,有新教师执教《老王》一课,听后感触不少,回来感觉意犹未尽,上网一浏览,发现青春课堂代表人物——特级教师王君也曾上过该课。网上还有她的课堂实录,于是饕餮了一顿精神大餐。她在课尾结束时说:孩子们,杨绛是幸运的人吗?她也是一个活命的人啊。为什么她也活命,她却说自己是幸运的?为什么她还愧怍?你们现在也许还不会太懂。但有一天,你们会懂……”看来如何理解幸运,如何理解愧怍,的确是个难点。我们且看《教师教学用书》是如何解读的。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这样的解读值得商榷。

首先,幸运和不幸的划分有时候清楚,有时候就不好说。在课文中,老王是不幸者,大概不会有人反对。但杨绛就是幸运者吗?在十年文革中,这些高级知识分子的命运是怎样的呢?有一段小资料:

我们草草吃过晚饭,就像小学生做手工那样,认真制作自己的牌子……做好了牌子,工楷写上自己的一款款罪名,然后穿上绳子,各自挂在胸前……有一天大雨骤冷,忽有不知何处闯来的红卫兵,把各所揪出来的人都召到大席棚里,押上台去示众。还给我们都带上报纸做成的尖顶高帽。在群众愤怒的呵骂声中,我方知我们这一大群示众的都是牛鬼蛇神。我偷眼看见同伙帽子上都标着名目,如黑帮国民党特务苏修特务反动学术权威产阶级学术权威等等。一位中年干部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块污水浸霉发黑的木板,络上绳子,叫我挂在颈上,木板是滑腻腻的,挂在脖子上很沉,我戴着高帽,举着铜锣,给群众押着先到稠人广众的食堂去绕一周,然后又在院内各条大道上游街。他们命我走几步就打两下锣,叫一声我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背后还跟着七长八短一队戴高帽子的牛鬼蛇神”…… ──杨绛回顾文革岁月

读了这样的文字,你说杨绛是幸运的吗?那么在此种情况下,杨绛却说自己是幸运的人,是不是有矫情之嫌呢?

季羡林先生有句名言,叫做常思一二,就是说,世间之事,不如意者常八九。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谁都会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幸的人;而如果常思一二,就会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杨绛觉得自己是幸运者,那么杨绛的常思一二是什么呢?让我们从课文中找,从与老王的对比中去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9453b3c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a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