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型感冒怎样服用中成药

2022-11-13 20:12: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气虚型感冒怎样服用中成药》,欢迎阅读!
气虚,中成药,服用,感冒,怎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气虚型感冒怎样服用中成药

作者:陈金伟

来源:《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2018年第10

气虚型感冒是一种体虚易感外邪、反复感冒或感冒后难以治愈的常见感冒。其主要症状有平素体虚、自汗恶风、脸色苍白、舌淡胖、脉浮迟等。治疗气虚型感冒使用化学药物疗效不显,且副作用多,而使用中成药却有简、便、廉、验的特点,并几乎无不良反应。为此,笔者根据临床经验,就气虚型感冒使用中成药介绍如下。 玉屏风口服液

(颗粒、片、胶囊、丸、散、袋泡茶): 伴肾病者和预防流感较适用

本药由黄芪、防风、白术(炒)组成,具有益气、固表、止汗的功效。临床上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苍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所致的反复感冒、感染性鼻炎,以及平素体虚自汗、盗汗者的急性呼吸道反复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性水肿等症状者。近年发现本药也可在流感流行季节用于预防流感,效果突出。

用法 口服,成人,口服液每次10毫升,每天3次。颗粒剂或袋泡茶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天3次。丸剂,成人每次69克,7岁以上儿童每次46克,每天3次。胶囊剂或片剂, 成人每次46粒(片),每天3次。

注意事项 服药期间避风寒,忌食生冷、油腻食物。偶见口干,多在服药前10天出现,可少量多次饮热开水缓解,以后也可自行消失。 扶正解表丸(片、颗粒): 体虚明显、咳嗽痰多者较适用

本药由党参、紫苏叶、葛根、前胡、茯苓、半夏(制)、陈皮、桔梗、甘草、木香、枳壳(炒)组成,具有益气解表、理气化痰、疏风散寒、祛痰止咳的功效。临床上用于体弱感受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闷呕逆等,以及在平素气虚、动则喘甚、自汗基础上的老年性风寒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等证候者。

用法 口服,成人,丸剂每次69克,片剂每次5片,颗粒剂每次20克,每天23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注意事项 体质强壮者忌用,寒湿证(症见头身困重等)者慎用,单纯性痰热型咳嗽、气喘(症见咳嗽、痰黄等)以及风热表证(症见发热重、畏寒轻等)者不宜用,有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癫痫等病史者慎用。儿童用药不详。 人参败毒丸(散):

头身困重、肢体酸痛明显者较适用

本药由人参(党参)、茯苓、桔梗、枳壳、前胡、柴胡、羌活、川芎、独活、生姜、薄荷、甘草组成,具有益气解表、散风祛湿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气虚、正气不足所致外感风寒湿邪(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困重、头痛项强、肢体酸痛、咳嗽、鼻塞流涕、舌苔白腻、脉浮等)等,以及平素体虚、自汗、易疲劳者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急慢性鼻炎、咽喉炎等症状者。

用法 口服,成人,丸剂每次9克,散剂每次1袋,每天23次。7岁以下儿童酌减,7以上用量同成人。

注意事项 但热不寒、口渴引饮、舌红少津等阳虚液燥之证禁用,孕妇慎用。 辛芩颗粒:

伴老年瘙痒症、过敏和出疹型皮炎者 较适用

本药由细辛、黄芩、荆芥、防风、白芷、苍耳子、黄芪、白术、桂枝、石菖蒲组成,具有益气固表、祛风通窍的功效。临床上用于肺气不足,风邪外袭所致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咽痒、痰多色白等症候,以及平素体虚易感冒、过敏性鼻炎、老年疼痒症、急性荨麻疹、风疹等证候者。

用法 开水冲服,成人,每次1袋,每天3次,20天为1疗程,一般用药23个疗程。 注意事项 用药期间忌饮酒、生冷食物、着凉,宜饮热饮、泡温热水澡以及注意保暖。本药分有糖型和无糖型,血糖偏高、肥胖者宜用无糖型。除支气管哮喘患者外,患其他疾病的儿童不宜使用。

参苏丸(片、胶囊、颗粒): 伴心肺疾病者较适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药由党参、紫苏、葛根、前胡、茯苓、半夏(制)、陈皮、枳壳(炒)、桔梗、甘草、 木香、生姜和大枣组成,具有疏风散寒、祛痰止咳、益气解表的功效。临床上用于体弱易受风寒、内有痰饮(症见咳喘伴肺不纳气等)或青少年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易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老年风寒型感冒(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 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闷呕逆、肌肉疼痛、唾液鼻涕稠等)、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等证候者。 用法 口服,成人,丸剂每次69克,片剂每次5片,颗粒剂每次1袋,每天23次。712岁的儿童用量减半,12岁以上的儿童用量同成人。

注意事项 体质强健者忌用,寒湿证(症见上述)者慎用,单纯性痰热型咳嗽、气喘及风热表证(症见上述)者不宜使用。本药分有糖型和无糖型,血糖偏高、肥胖者宜用无糖型。 补中益气丸(颗拉、口服液): 伴脾胃疾病者较适用

本药由黄芪(蜜炙)、甘草(蜜炙)、党参、白术(炒)、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和大棗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临床上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及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崩漏、泄泻、重症肌无力、乳糜尿以及长期低热、 慢性肝炎、低血压、失眠、白细胞减少、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心绞痛和放射病等。除此之外,近年发现对气虚型感冒有一定疗效,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腹胀、便溏、反酸、嗳气和消化不良等)伴气虚感冒(症见上述)者。

用法 口服,成人,水泛丸每次6克,每天2次;口服液每次10毫升,每天3次。 注意事项 阴虚(症见潮热、盗汗、舌红少津或少苔、脉细数)发热、阳气欲脱(症见头晕眼花、大汗淋漓等)、实热证者忌用。

除此之外,治疗气虚型感冒的中成药还有很多,由于篇幅有限,在此不一一列举。希望大家根据症候对症用药,必要时咨询医师或药师。

值得提醒的是,一般用药3天不见效或疗效不显,就应该到医院就诊,或一开始就到医院就诊,以确保早日康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95b2c9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