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化学键》教案1(新人教必修2)

2022-10-26 22:09: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3《化学键》教案1(新人教必修2)》,欢迎阅读!
化学键,人教,必修,教案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中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离子键的概念和形成过程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设疑、引思、辅导〞教学法 教学过程:

[设问]从元素周期表我们看出,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元素只有一百多种。然而,由这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却数以千万计。为什么 [学生讨论答复]…………

[讲述]原子之间能自动结合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这种强烈的相互作用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化学键,由于有化学键使得一百多种元素构成了世界的万事万物。 [板书] 第三节 化学 一、离子键 [展示]氯化钠固体的样品。

[设问]1.食盐是由哪几个元素组成的

2.氯原子和钠原子为什么能自动结合成氯化钠 [思考、答复] 1.食盐是由钠和氯两种元素组成。 [猜想] 2.当钠原子与氯原子相遇时,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成为钠离子,带正电,氯原子得到了钠失去的电子,成为带负电的氯离子, 阴、阳离子的异性电荷相吸结合到一起,形成氯化钠。 [动手实验1-2]取一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 再用滤纸吸干上面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 待钠熔化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倒扣在钠的上方。 观察现象。

[记录]

现象 化学方程式





[交流] 现象:钠燃烧、集气瓶内大量白色烟

2Na+Cl2

2NaCl



[组织讨论]1.在食盐晶体中Na+CI间存在有哪些力

2.阴、阳离子结合在一起,彼此电荷是否会中和呢

[发表见解] 1.阴、阳离子之间除了有静电引力引力作用外,还有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 2.当两种离子接近到某一定距离时,吸引与排斥到达了平衡。于是阴、阳离子之间就


形成了稳定的化学键。所以所谓阴、阳离子电荷相互中和的现象是不会发生的。 [评价]对以上讨论结果给予正确的评价,并重复结论。 [学生阅读]P19最后一自然段 [板书]1.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提问]成键微粒: 相互作用: 成键过程: [学生总结并答复] 阴、阳离子。 静电作用〔静电引力和斥力〕 阴、阳离子接近到某一定距离时,吸引和排斥到达平衡就形成了离离子键。 [投影]氯化钠的形成动画 [板书]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相互作用:静电作用〔静电引力和斥力〕 成键过程:阴、阳离子接近到某一定距离时,吸引和排斥到达平衡就形成了离离子键。 [设疑]要想形成离子键、就必须有能提供阴、阳离子的物质,那么哪些物质能提供阴、阳离子呢 [投影]

·活泼的金属元素〔IAIIA〕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VIAVIIA〕之间的化合物。 ·活泼的金属元素和酸根离子形成的盐 ·铵盐子和酸根离子〔或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盐。 [讲解]不是只有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合才能形成离子键,如铵离子与氯离子也能形成离子键、钠离子与硫酸根离子也能形成离子键。 [讲述]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我们初中所学过的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的盐、碱、低价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离子化合物,所以它们都含有离子键。 [过渡]从上可以看出原子成键是和其最外层电子有关,那么如何形象地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呢为此我们引入一个新的化学用语——电子式。 [板书]2.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举例并讲解]

原子电子式:

离子电子式:Na+ Mg2+



[总结]电子式的写法。

…金属阳离子的电子式就是其离子符号,非金属阴离子电子式要做到“二标〞即标“[]〞和“电荷数〞 [投影]课堂练习 1.写出以下微粒的电子式:



S Br Br- S2 [过渡]用电子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原子之间是怎样结合的以及原子结构特点与化学键间的关系。 [板书]3.用电子式表示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举例并讲解]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投影练习]用电子式表示MgOK2S形成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971011ab4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d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