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道理论据整理

2022-08-11 21:08: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传统文化道理论据整理》,欢迎阅读!
论据,传统文化,道理,整理

1当现代人用匆匆的步伐追赶生活的节奏,用经济的发展衡量时代的进步时,那些已然被逐渐淡忘的“老规矩”,正携着历史的呼唤而来。当遗失的美好被重拾。我们才能在这样的变奏曲中蜕去荣尘的外表,成为大写的人。

2北京这个古老的城市承载了太多的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财富,看似简单的“老规矩”往往蕴含着无穷的内涵。“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引发热议看似偶然,实则隐含某种必然规律,那就是时代发展得再迅速电不能忘记对优秀传统的铭记和民族精神的传承。这是时代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历史交给我们每个现代人的使命,“老规矩”教导我们忠厚传家、勤俭持家„„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现代科技、经济发展相融合,继往开来,难道不尾中国梦的汇聚,不是梦想的主旋律吗?

古老皇城根下诞生的“老规矩”是21世纪新时代的过去。遗忘时间的人最终也会被时间遗忘,必须沟通历史和现实。“老规矩”不老,它将为时代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

3汉字不认识可以上网查……科技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原本熟稔的本土文化却在慢慢淡出视线,直至消失殆尽

4汉字是我们中国人最为重要的发明,它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文化得以源远流长,由此而诞生的书法也千变万化,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伴随古老的中国走至今天,直至演变成中国符号。但是,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电脑的普及,汉字书写慢慢在我们的生活中退化。中国引以为豪的书法慢慢丢失。不要等到中国文化在异国风起云涌的时候,我们却丢失了自己!不知何时,当我们听到某些典故时竟觉耳生;不知何时,提笔忘字成为经常发生的事;不知何时,我们对于汉字的了解竟不如对外语的了解深……

我想,这些现象的确是科技化和国际化时代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弊端。然而,你是否想过,缺少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其实是文化危机的开端,这会让我们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而丢失了自己传统文化的民族如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幸好,人们及时发现了这一问题。举办汉字听写大会就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措施。这一节目确实唤起了一些人对于母语的再度关注。网上有许多人自省许多字都无从下笔,水平还不如小学生!更有人叹息自己的汉字储备量远远小于英语。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更是五千年的中华文化能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试想,如果汉字的书写被越来越少的人掌握,人们都只会麻木地敲打键盘,那我们最终只会被越来越大的电子科技黑洞吞噬。缺少对文化的情感,只是冰冷的机器人而已。在每次书写汉字的时候我都仿佛是在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对话,更惊叹于它那精致的构造与无可比拟的协调。比起打字,我更喜爱书写,感觉它能给我带来一种奇妙的体验,这可能就是作为炎黄子孙骨子里所流淌的中华民族的血液与中华文化产生的碰撞吧。它能使我产生巨大的共鸣,更能让我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所以,我们更要珍惜与汉字、与传统文化接触的时光,更要肩负起新时代文化复兴的重任。

我们更需要的是拿起笔,静下心来,找回书写汉字带给我们的感受,找回作为炎黄子孙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每一个汉字都烙印着独特的文化印记,都镌刻着华夏文明的共同记忆,如果远离了书写,我们失去的将是一种接触中华文化核心的重要方式。重塑对汉字书写的敬畏心,不妨努力做到营造一个正确和熟练使用汉语的氛围,

5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它不仅是一套用于交流和记载的符号体系,更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文化内涵。汉字书写能力退化,汉字之美变得黯淡,是一个让人遗憾的现象。破解“汉字危机”,需要我们每个人都重拾敬畏之心,在一撇一捺的书写中感受和传承汉字文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98372cb53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1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