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案例文章

2022-07-15 23:21: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劳动教育案例文章》,欢迎阅读!
劳动教育,案例,文章

劳动教育案例

以生为本激发兴趣

不爱劳动,不爱惜劳动成果,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差的现象在盲生中普遍存在。



_上《整理衣柜》一课时,我首先带领学生参观了摆放整齐有序的同学的衣柜,接着又让学生看了这样-一个场面:老师打开一个堆放得乱七八糟的同学的衣柜,柜门一开、袜子、衣物、以及小零碎物品滚了- -,同学们都“哄”地一声笑了起来,然后让学生谈谈他们的感受,这时已经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学生纷纷说到:我的柜子里不是这样的,我的柜子里是这样的....我趁势利导说: 你们喜欢什么样的衣柜呢?”学生说: 我们喜欢干净整洁的衣柜。怎样才能把衣柜整理得美观呢?”此时学生的兴趣己开始调动了,我立刻迎合学生的愿望: 今天老师就教同学们整理衣柜。同学们一个个兴味盎然,听得津津有味,除此之外,课堂教学始终营造- -种活泼轻松的气氛,我的启发,提问始终保持着肯定与鼓励,让更多的学生都有主动发言的机会, .体验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结果,教学结束时,每个同学都兴高采烈地把我喊去,看看他们整理的衣柜,


同学们都整理得井井有条,在老师教的方法上还加以了改进了创新,例如:袜子、红领巾诸如此类的小件物品我告诉他们用塑料袋装起来,学生却用的是塑料盒,我问:“你为什么要用塑料盒呢?学生说: 料袋容易破,塑料盒不易破,好存放些”我听后给予了表扬和鼓励。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更趋激烈的时代,也是我们赶超世界的关键时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对数十个国家的教育进行考察后郑重提出的“生存教育”表明了一个人如果没有较高的劳动素质,- -定的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就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将会被社会无情地淘汰,因此学校的劳动教育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重视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发展,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劳动力素质。



然而,家庭对独生子女过分呵护,甚至连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也不让孩子去做,把孩子宠成了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学生的劳动观念十分淡薄,在育童的家庭中显得更为突出,一般家 长往往注重他们对物质需要的最大限度和满足,在生活自理上多采取全方位的包办代替。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第一、盲童家长存在补偿心理。对于生理.上有缺陷的孩子、家长希望他们得到超过正常儿童的关爱。第二、存在保守心理。在父母心目中孩子永远是孩子,总要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因此,会出现孩子扫地怕视力不好扫不干净,洗衣服怕洗不干净反添乱,孩子学习简单的烧饭技能又怕着


火或烫着,这种家庭培养出来的盲童,一 且脱离了父母的关照,独立生活,劳动能力显得非常低下,加之自身的因素和社会因素使盲生自食其力的思想淡化,劳动的能力被退化直接影响了他们今后的生存质量。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今天,盲生要学会生存,学会做人,首先要学会劳动。



兴趣是推动学生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活跃的心理成分。学生一旦产生学习兴趣,各种感官都会处于活跃状态,配合学生积极主动地认知,因此在劳动课.上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9b44e82b3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