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2022-10-18 00:00: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经典诗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欢迎阅读!
天寒,苍山,诗句,经典,白屋贫

【经典诗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导语]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赏析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 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 日暮苍山离,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赏析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诗的开端,以‘日暮苍山离’五个字勾画出一个暮色苍茫、山路漫长的画面。诗句中并没明写人物,直抒情思,但使读者深感其人呼之欲出,其情显露纸上。这里,点活画面、托出诗境的就是一个‘离’字。它散发出表明,惹来人回去想象。从这一个字,读者自可以记起有人在暮色到来的山路上前进,并推断出他的孤独劳顿的旅况和急于借宿的心情。接下来,诗的次句并使读者的视线追随这位行人,沿着这条山路投向投宿人家。‘天寒白屋贫’就是对这户人家的真实写照;而一个‘贫’字,应从伯德角遥望茅屋至腋花入室后构成的印象。上句在‘苍山离’前先写下‘日暮’,这句则在‘白屋贫’前先写下‘天寒’,都就是激增诗句层次、减轻诗句分量的读法。漫长的山路,本来已经并使人深感行程荒凉,又眼见日暮,就更真的荒凉;破旧的茅屋,本来已经并使人深感境况贫困,再时值寒冬,就更显露出贫困。而联系上下句看看,这一句里的‘天寒’两字,除了其承上启下促进作用。总貌,就是进一步图形日暮路遥的行色;启下,就是做为去风雪的伏笔。 这前两句诗,合起来只用了十个字,已经把山行和投宿的情景写得神完气足了。后两句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写的是借宿山家以后的事。在用字上,‘柴门’上承‘白屋’,‘风雪’遥承‘天寒’,而‘夜’则与‘日暮’衔接。这样,从整首诗来说,虽然下半首另外开辟了一个诗境,却又与上半首紧紧相扣,不使读者感到上下脱节。但这里,在承接中又有跳越。看来,‘闻犬吠’既在夜间,山行劳累的旅人多半已经就寝;而从暮色苍茫到黑夜来临,从寒气侵人到风雪交作,从进入茅屋到安顿就寝,中间有一段时间,也应当有一些可以描写的事物,可是诗笔跳过了这段时间,略去了一些情节,即使诗篇显得格外精炼,也使承接显得更加紧凑。诗人在取舍之间是费了一番斟酌的。如果不下这番剪裁的功夫,也许下半首诗应当进一步描写借宿人家境况的萧条,写山居的荒凉和环境的静寂,或写夜间风雪的来临,再不然,也可以写自己的孤寂旅况和投宿后静夜所思。


但诗人撇开这些不去写,出人意外地展现了一个在万籁俱寂中忽见喧闹的犬吠人归的场面。这就在尺幅中显示变化,给人以平地上突现奇峰之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9bd2152f2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