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评比教案:五四爱国运动

2022-07-09 07:48:0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优质课评比教案:五四爱国运动》,欢迎阅读!
爱国,评比,教案,优质,运动

五四爱国运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 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国际国内) 2 五四运动的经过 3.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二、德育目标

通过分析五四运动,让学生充分了解五四运动中近代中国人民彻底的、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让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三、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新学和已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并从中把握事件发展脉络,获取规律性认识的能力

教学重 点: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教学难 点: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学方法与模式

采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中以问题教学法为主线,逐层设置情境,分步导入,在方法论的授课中,以学生有目的的自主性讨论以及自主性网络浏览为主,加以教师的引导、总结,最后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升华。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入新课

思考问题:1840-1919年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抗争都有那些?结果如何?教训有那些?(学生结合已学过的知识思考并回答)

1840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中国,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逐渐的由封建社会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曾发动多次革命运动,尤其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但被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中国进入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洋军阀政府对外卖国,对内独裁,内忧外患,日胜一日。怎样才能挽救民族危亡,怎么才能挽救人民出水火,这是所有有志于改变中国命运的爱国者在不断求索的问题。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犹如沉沉黑暗中一声春雷,以前所未有的不妥协的斗争精神,给人们以振奋和鼓舞,成为中国近代革命的伟大起点。

新课教学

一、 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




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是历史的必然,它是中国国内政治、经济等矛盾激化,是国内外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的形势下发生的。

(显示一组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的图片:德国、英国相继宣战,日本在中国山东对德国宣战。分析日本在一战期间加紧对中国的侵略的一段材料)

国际背景: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日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道路

(分析关于北洋军阀统治的材料以及工人阶级发展状况的材料)

国内背景:1、国内阶级矛盾加深——根本原因

(北洋军阀对外卖国、对内专制独裁)

2、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阶级基础

3、新文化运动的推动——思想基础

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和背景

(显示一组关于巴黎和会的图片)

1919118日,英、法、美等27个战胜国的代表出席了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国际和平会议即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参加了巴黎和会。中国人民对巴黎和会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中国人民以为从鸦片战争开始的漫长寒冬就要过去,中国从此可以扬眉吐气了。于是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权利,废除“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取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可是中国代表的合理要求却遭到帝国主义国家的断然拒绝。消息传来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

1、爆发 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时间:191954

(观看一段flash动画,然后回答问题)

2、经过: 第一阶段:19195月初——6月初

中心:北京 主力:青年学生

第二阶段:19196月初


中心:上海 主力:工人阶级

北洋政府迫于压力,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最终这个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三、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1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分析: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其实质就是反帝反封建,这同以前的各种运动显然是有区别的。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的作用,工人阶级在运动的后期成了运动的主力军,李大钊、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指导和推动了运动的发展,并起到了领导作用。正是由于运动的领导与中坚力量区别于以往一切运动,才使这场运动具有彻底性,并取得初步胜利。

2 五四爱国运动“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了革命力量的团结”

(分析: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可是却没有发动广大群众,而五四运动却拥有比辛亥革命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3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4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表现: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历史时代——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也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客观上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群众基础——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革命前途——是要把中国引向社会主义社会

四、小组讨论

“五四精神”有那些丰富内涵呢?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该怎样发扬“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五、小结


旧民主革命时期(1840-1919)中国人民做出了奋斗和牺牲,但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一场更为巨大的革命风暴正在孕育着。五四运动表现出的气势,特别是其中孕育的无限生机,使这一场运动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六、布置作业;目标测试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五四爱国运动

一、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

必然性 国际(帝国主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国内(军阀,根本原因,经济、阶级、思想基础) 偶然性: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和经过(略) 三、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1、性质: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群众基础:广泛

3、思想方面:传播马克思主义主义

4、世界意义: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5、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9c6a3f883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