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教学设计

2023-03-11 12:03: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北斗七星》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北斗七星,教学设计

《北斗七星》教学设计

作者:陈斌 来源:原创点击数: 154 发布时间:2015-03-25 22:47

【教材分析】

本节小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第6课《在星空中(一)》的其中一部分内容。“北斗七星”模型的建立,是该课教学的主要部分,通过“模型”的建立,帮助学生建构星座的正确概念---远近不同的恒星在视觉上形成的一个构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合理的模拟实验,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多地参与其中,要避免把“建模”过程简单地演绎成学生的手工操作过程。教材中的模拟方法是在一块板上特定的7个位置挂橡皮球,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北斗七星”的模型。我认为有两点可以进行改进:其一,7颗星的位置已经固定,学生只能是进行简单的观察,就缺失了一个主动认识和发现恒星之间远近不同的过程,思维含量不高;其二,采用挂的方法,7颗球会不断的摆动,学生需要经常去控制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因此,我把悬挂的模型改为竖立的模型,用穿在木棒上的泡沫球模拟北斗七星,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通过上下移动泡沫球,把小木棒插在泡沫板上不同的位置,来建构自己认为合理的“北斗七星”模型,这样就能较好地解决上述两点不足。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浩瀚神秘的星空有着极大的兴趣,其中北斗七星又是他们为数不多的有一定了解的星空知识。星空在学生眼中,更像是一张平面图,要让学生建立起“立体”星座的概念,需要一定的认知迁移过程,有一定的难度。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给学生的空间想象提供一定的“支架”,帮助学生建构一个三维立体的“北斗七星”模型,在自主建构模型的过程中完善对北斗七星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学生通过自己建构“北斗七星”模型,认识到7颗星离地球的远近是不同的。

2.学生通过探究“北斗七星”模型,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北斗七星,构成的图形是不同的。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建构和观察“北斗七星”模型,用图画做好相关的记录,并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和做出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知道建构模型是认识星空的重要方法;培养对天文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建模了解北斗七星离地球远近不同,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形也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学生利用模型建构三维立体的“北斗七星”空间结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北斗七星模型、小磁铁、PPT

学生准备:泡沫板、泡沫球、小木棒、KT板、手电筒、圆纸片、记号笔、直尺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直接导入 1.师提问:晴朗的夜晚,我们一起仰望天空,看到了什么?我们一 2分钟)

起来关注这片区域,这里有7颗比较亮的星,你们熟悉吗?怎么看 出来是北斗七星呢?(预设:它像一个勺子。)



2.PPT出示放大的北斗七星图。师讲述: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人观察




18分钟)

到这七颗星了,并把它们叫做北斗七星。(出示课题)这七颗星的 形状在很长时间里基本没发生大的变化,一直像一个舀水的勺子。 古人还分别给了这七颗星取了一个名字。(PPT出示)



3.教师用小磁铁在黑板上组成一个北斗七星的勺子形状,学生说每

颗星的名字。(摇光、开阳、玉衡、天权、天玑、天璇、天枢) 出示北斗七星的

名称,便于后续的

1.教师介绍模型:在课堂中,我们没有办法观察真正的北斗七星,交流。 但我们可以做一个模型来研究它们。这节课的第一个活动就是根据 已知信息建构模型。(PPT出示)这里有一块泡沫板,上面有7

以上下移动调整位置,也可以换个地方插进去来调整位置。我们已给予学生更大的经知道的第一个信息就是从地球上看北斗七星是成勺子形状的,探究空间,自主发已经贴在了这张记录板上。第二个必须要知道的信息,我写在了北现北斗七星在相斗七星模型使用说明书中,请同学们等会在建构模型时认真阅读。对位置和离地球为了方便观察,我给每个小组一个手电筒,可以放在支架上面。从远近上的不同。 地球照过去,当7颗泡沫球的影子和红圆片都重叠的时候,它们就

构成了一个勺子形状,也就意味着北斗七星模型就建构好了。要注教具的精心设计,意的是每个同学都必须站在地球的位置上,对照勺子形状来建构模尽可能排除一些型。在建模过程中,请注意分工合作,并思考记录板中的三个问题。 干扰因素,降低操2.师讲述:建构模型的方法明确了,做好以后干什么呢?我们的第作的难度,在提高二个活动就是运用模型来探究未知信息。以现在的科学技术,还不效率的同时节省能让我们在地球之外的太空深处看北斗七星,你觉得通过这个模介绍活动二的探究方法。接下来我们就来完成这个伟大的航天任

建模的时间。

型,我们能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北斗七星吗?该怎么观察?教师

务,从地球出发围绕北斗七星遨游太空一周,每个组自主选择3建模的目的是为观察点中的其中两个,从不同角度观察北斗七星,并记录你看到的了探模,让学生运形状。先完成活动一的小组,可以先向我领取活动二的记录板,规用自己建构的模定时间10分钟,看看哪些小组能按时完成任务,宇航员们,你们型来探究未知信准备好了吗?

3.学生建构模型、探究模型。

息,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二、模型建构 小木棒,每一根木棒都穿了一个泡沫球,代表北斗七星。泡沫球可模型的设计,力求

4.把学生画的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北斗七星图贴在黑板上,交流三个 思考问题,北斗七星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它们之间的连线是真的存 在还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从不同角度观察北斗七星,还是勺子形状 吗?真实的宇宙中,七颗星的大小是一样的吗?为什么我们看起来 差不多大小呢?(得出北斗七星的特点:远近不同、没有联系、大 小不同)



刚才我们观察的北斗七星仅仅是浩瀚星空中微不足道的、极其渺小 的一部分,你知道为什么我们会这么关注它们吗?(可以通过北斗 七星找到北极星辨认方向)那么,北斗七星是如何帮助我们找到北

极星呢?老师把方法写在了这张资料中,请这位同学帮忙贴在教室最后向学生提出里吧,同学们都去看一看。

问题,北斗七星如何帮助我们找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9d1c7a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9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