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粮食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2023-02-22 16:4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谈谈粮食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欢迎阅读!
国有资产,对策,谈谈,粮食,问题

谈谈粮食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粮食企业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理顺产权关系,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国有资产的实际运营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国有资产管理基础薄弱,资产存量失真。粮食企业受行业特点所决定,具有经营场所多、分布面广、管理对象复杂等特点。在改革开放形势的影响下,各种类型企业在粮食系统内形成,资产来源的渠道出现了多样化的局面。特别是最近几年,粮食经营管理体制和粮食财务管理体制的几次大的变革,也直接影响了企业产权经营机制的形成和固定,尤其是各级财政及企业主营部门在以利润指标作为衡量企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时,只重视企业利润情况,而忽视了对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指标的考核。由于宏观上对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指导和监督不够,使一些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础薄弱;对国有资产的增减变动怅务处理不及时,出现实怅、怅怅、怅卡不符等情况,最终导致了企业国有资产存量失真,宏观管理失控。 2、国有资产的维修与保养不及时,完好率降低。从客观上讲,粮油商品的超常规增长,粮食企业的国有资产也在运营旺季中满负荷工作,超出了正常的运转能力。加之,近几年粮食企业资金紧张,专用基金严重超支,正常的维修与保养不及时,国有资产的使用寿命受到了直接影响。从主观上讲,个别企业领导对国有资产管理观念淡漠,生产技术能力低,设备管理粗放,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维修与保养基础管理制度,对国有资产只使用,少维修,轻保养,加速了国有资产的磨损程度。导致设备完好率降低,国有资产提前报废,达不到预应效益。 3、国有资产存量增加,利用率下降。为满足粮食经营量增加的需要,粮食企业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相应添置了一定数量的固定资产,企业的资产存量逐渐增加,但是,从固定资产的利用率来看,却相对下降。一是客观上粮食企业季节性经营较强,造成部分固定资产淡季闲置;二是一些设备不足,设备不能及时大修而导致闲置;三是为提高技术装备等级添置新设备,使一些旧有设备“睡大觉”;四是盲目引进或进行技术改造,造成新旧设备不配套而同时闲置。 4、国有资产被无偿占用,集体吃国家“大锅饭”。最近几年,粮食企业普遍开展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兴办集体企业,不仅解决了职工子女就业问题,而且,也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举办初始,为扶持集体企业,一些粮食企业不同程度地投入了部分固定资产,而且投入的固定资产绝大部分又是无偿使用的。另外,在集体企业的生产与经营过程中,还有一些粮食企业将其国有资产无偿的投入集体企业,供其使用,而资产的折旧、大修由国家承担,形成了集体吃国家的“大锅饭”。 5、国有资产处置随意,流失严重。自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成立以来,大部分粮食企业都能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自觉保护国有资产,保证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视国有资产为己有,对闲置的国有资产随意处置,甚至是无偿或低价转让和出售,使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国家财产遭受了不应有的损失。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第一,强化领导,把粮食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基础工作真正纳入日程。国有资产是一项十分细致而复杂的工作,各级领导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纳入日程,从基础抓起,把工作抓实,抓出成效来。一要定期研究。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及企业主管部门,要针对国有资产在实际运营中的问题,定期组织有关职能部门深入研究,及时解决,逐渐理顺管理中的各种关系;二要监督检查。要经常从宏观上做好对国有资产管理基础工作


的监督检查与指导,帮助企业研究改进办法,及时纠正各类问题;三要健全怅目。各级管理部门要结合会计达标升级活动,针对问题,督促并帮助企业健全原始记录、会计对怅,保证怅物、怅卡、怅怅相符,为掌握国有资产存量,提供真实、可靠的原始依据;四要落实责任。各级各部门和企业的主要领导要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负全责,擅自转让、变卖或丢失、损坏的,要逐级追究领导责任。 第二,强化管理,提高存量资产使用效益。各级各部门在组织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如何发挥好国有资产的效能,关键要加强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一是要根据不同种类、不同类型的国有资产 ,建立健全维修保养制度,以保证设备的完好率,提高使用效能,改变以往重购置轻维护的偏误,真正达到终身管理的目的;二是对集体企业或外单位无偿占用的国有资产,要通过收取使使用费方式,增加收入,提高存量资产使用效益;三是企业主管部门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经常监督检查国有资产完好程度,对确属闲置国有资产,要通过中介组织进行评估后,拍卖出售,为企业再生产提供资金来源;四是各级主管部门在制定计划指标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要设立复合指标体系,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列入企业承包指标内,并通过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定期考核各指标执行结果。 第三,强化制度,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财政部门一方面要抓好粮食企业效益问题,另一方面还要抓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为此,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强化对粮食企业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建立规范的产权占有、收益、处置等制度。粮食系统内部也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力量,对国有资产形成要严格审查,对国有资产的处置建立评估、审批制度。相关部门也要建立监督控制制度,根据粮食企业经营的实际需要,采取有利措施,适当控制压缩其资产投入,减少因投资不当造成的资产闲置、利用率低的状况。通过健全制度,完善管理体制,防止和纠正各种损害国有资产权益的行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a52892524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8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