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诗特点

2022-03-20 13:17:3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咏史怀古诗特点》,欢迎阅读!
古诗,特点



咏史怀古诗的创作特点

咏史怀古是当时古代文人热衷的一种创作方式,咏史怀古诗的创作特点有以下几点。

诗人们将文学性和历史性统一,使诗有着“着诗”“和史”的双重特征。文学性是咏史诗的永恒魅力。源于历史而不拘泥于历史,咏史不是对历史事实的简单重写,而是史事的文学化,是将史事以文学形式中特有的诗的手段,进行重新的理解和重塑框架结构。

诗人们将咏史和抒发内心的情感相结合,表达出对现实政治的强烈感受。从外在形态和内容这两个方面分析。形态上,咏史怀古诗是文学和历史的统一;从结构上说,咏史怀古诗独特在于将咏史与言志相结合,从而抒发诗人内心对于现实政治、社会及统治者的不满或者期待。由于迫于当时统治者的权利而不能直截了当地直接抒怀,因此通过这样的创作手段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无论是初盛唐时期借对历史上英雄人物建功立业的怀写,以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为主题的咏史诗歌创作,如李白、王维等人的咏史怀古诗歌;还是中晚唐及宋代后期咏史诗词中借对六朝兴亡的哀悼,表达对国家命运前途的担忧,唐代的咏史怀古诗词,本上都是与政治有着紧密的联系。

还有一个特点是诗人将“古”与“今”相结合,使诗有着多维的时空组合。一般

的抒情诗多集中于某个时空断面的书写,诗歌的视角范围多局限于现在、眼前。然而咏史怀古诗与其不同,它一般可以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在时间和空间跨度上具有着无限自由伸展的容量。苏轼的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从眼前所见赤壁之景,写到千年以前潇洒倜傥的少年英雄周瑜,再写到当下华发早生的自我,在时间、空间不断的转移、切换中,完成了对于古人古事的咏怀和自己此时此刻心志的抒写。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a598163bb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c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