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在这神圣的殿堂里》看莫扎特男低音咏叹调的创作及演唱

2023-05-23 01:51: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以《在这神圣的殿堂里》看莫扎特男低音咏叹调的创作及演唱》,欢迎阅读!
莫扎特,男低音,咏叹调,殿堂,神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以《在这神圣的殿堂里》看莫扎特男低音咏叹调的创作及演唱

作者:开万贺

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17

【摘要】莫扎特早期的歌剧创作深受意大利正歌剧的影响,歌剧中各声部都是一味的炫技,由于男中音和男低音两个声部的音区和音色所限两个声部一直得不到重视。歌剧创作的逐渐成熟的莫扎特认识到了这一弊病,他借鉴格鲁克的歌剧改革思想,成熟期的歌剧创作打破了严格的声部等级制度,更好地表现不同的歌剧人物,男低音声部得到了重视,《费加罗的婚礼》、《魔笛》、《后宫诱逃》、《唐璜》等都能清晰的看到男低音声部的在剧中的重要性。本文以《在这神圣的殿堂里》为例看莫扎特男低音咏叹调的创作及演唱特点。 【关键词】莫扎特;男低音;演唱;创作 【中图分类号】J652 【文献标识码】A 一、《在这神圣的殿堂里》及歌剧梗概

《在这神圣的殿堂里》出现在歌剧《魔笛》的第二幕的第三场,由光明之国的领袖萨拉斯特罗演唱。黑夜王后欲用谎言借年轻王子塔米诺和自己的女儿之手合力除掉自己的对手——明之国的领袖萨拉斯特罗,但最终事情败露,黑夜王后的女儿帕米娜向光明之国的领袖萨拉斯特罗求情,以征得对母亲的原谅,萨拉斯特罗唱道:在这神圣的殿堂里,没有人要想报仇之事。在这里每个人都要爱人,如果有人做不到这个信条,不能去原谅自己的敌人,那他也不能称为合格的人类。这部创作于格鲁克歌剧改革后和法国大革命后的歌剧,深受两者的影响,光明之国的领袖萨拉斯特罗是光明的象征,这也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法国大革命中启蒙思想一定能战胜旧思想而获得胜利。 二、《在这神圣的殿堂里》的音乐分析

这首咏叹调是光明之国的领袖萨拉斯特罗所演唱,出现在歌剧《魔笛》的第二幕第三场。帕米娜为了自己的母亲向萨拉斯特罗求情,萨拉斯特罗在这首咏叹调中安慰她说:在这神圣的殿堂里,没有人会想到报仇的事,在这里每个人都要爱人,若是有人做不到这一点,他就不具备作为人类的资格了。这首咏叹调短小精悍,节拍为四分之二拍,速度为小广板,调式为E调,一段同样的旋律配有两段不同的歌词。这首作品对仗工整,音乐风格上更接近于格鲁克的歌剧咏叹调风格,能看得出这首咏叹调的音乐是位歌词或者是为人物的戏剧性所服务的,整首咏叹调比较严肃,这正和咏叹调的演唱者光明之国领袖的身份相匹配,这首咏叹调的风格特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也暗含着在黑夜王后和光明之国领袖的这段斗争中光明必定能够战胜黑暗,这符合作曲家莫扎特本人的心声,也是当时整个欧洲全社会的心声。

这首男低音咏叹调共分为两部分,第一小节到第十小节为第一部分,第十小节之后为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旋律起伏较小,整个这一部分以级进为主,旋律线条优美,这一部分共有两个乐句组成。上下两句较为对称,再配以优美的旋律,使得这一部分显得严肃而又极具古典美。旋律的特点和人物的特点融为一体、高度统一。

第二部分是从第十小节开始的,这部分和第一部分相比篇幅要稍大一些,进入这一部分的第一个乐句就和第一部分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对比,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和声的进行和肢体以及节奏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这就说明在这一部分当中增添了新的音乐元素。这一部分中的第二乐句,节奏较为舒缓,且音域都在低音区,这就能体现出光明之国的领袖萨拉斯特罗的庄重严肃的人物形象。这一部分的乐句不像第一部分的两个乐句一样排列工整。

这首男低音咏叹调篇幅短小,但具有极高的艺术性,这也是这首咏叹调深受男低音歌唱家喜爱的原因之一。《在这神圣的殿堂里》结构工整,旋律优美流畅,整个作品具有浓厚的格鲁克式的音乐风格,又有一些宗教音乐的色彩。所以这首作品在演唱时很是严肃、庄重和神圣。这正和演唱这首作品的角色的人物形象达成高度的统一性,在欣赏这首作品时会感到整首作品所能给你带来的温暖。

三、《在这神圣的殿堂里》演唱分析

这首作品较多地使用了弱起来节奏,低音有很多个乐句且都保持相当长的时值,这就大大增加了这首作品的演唱难度。演唱好这首作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演唱者要有很好的低音演唱能力,这首作品中有很多樂句都是在低音区进行的,且起伏较小,所以在演唱这首作品时要求演唱者能唱出浑厚,扎实的低音,不然这首作品就显得黯然失色。

其次,这首作品中大量的使用了弱起节奏,要求演唱者要了解弱起节奏的特点,并知道在这首作品中应该怎样来具体表现弱起节奏,弱起节奏出现时,必定改变了重音出现的位置,所以在这些节奏出现时,要弄清楚重音在哪,而不能只是凭感觉去演唱。

再次,这首作品的人声和钢琴伴奏具有极强的和声关系,所以在演唱这首作品时,要求演唱者要学会纵观读谱,要明白自己所演唱的旋律在整个和声中所处的位置。

最后,这首作品是由由光明之国的领袖萨拉斯特罗演唱,在演唱这首作品时表情和肢体语言都要表现出萨拉斯特罗的庄重严肃。这首作品很大一个特点就是旋律自然,富有极强的朗诵性,所以演唱的时候要稍微的带有朗诵腔,这样能更细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吴志国.19世纪欧洲大歌剧时代的声乐艺术[J].中国音乐学,200304.

[2]倪瑞霖.美声唱法,它的发展轨迹及嗓音科学对其发声机理的若干重要阐释[J].音乐术,200703.

[3]徐艺.论莫扎特歌剧音乐的戏剧性——以歌剧《魔笛》为例[J].黄钟,200607. 作者简介:开万贺(1985),男,山东菏泽人,毕业于河南大学,助教,研究方向:声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a70e11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