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写作指导提高作文水平

2022-08-09 10:44: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加强写作指导提高作文水平》,欢迎阅读!
作文,水平,写作,加强,指导

加强写作指导提高作文水平

作者:陈永宜

来源:《成才之路》 2012年第13



江苏 邳州●陈永宜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但目前农村初级中学作文教学状况令人担忧,如何指导学生作文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语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学科,作文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特别是最近几年中考作文的分值占全卷的“半壁江山”,所以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农村初级中学的作文教学弊端疏漏很多,每当作文时,多数学生或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或抓耳挠腮叫苦不迭。为了完成任务,只得“榨文”甚至以抄代作,敷衍成篇。久而久之,便形成惧怕作文的心理。现在广泛流传于学生中的顺口溜“鸡怕狼,狼怕虎,学生就怕星期五,星期五,写作文,作文

题目难死人”“作文之难,难于上青天”等就是最好的证明。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1. 作文教学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

部分语文教师对整个初中阶段的写作无计划性和系统性,应当完成哪些方面的训练,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完成什么样的目标,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心中没有完整的轮廓。课前没有认真备课,甚至随意拟题,临时出题。有的文章初一、初二训练,初三还练;而有的文体初一、初二不练,到初三才匆匆补练。所以学生写到同一内容的文章时,常常换汤不换药,依葫芦画瓢,写出的内容毫无新意。对于补练的文章,由于缺乏具体的知识,茫然而不知所措,写作时只好东拼西凑,导致结构散松,中心不明。

2. 作文教学脱离现实生活

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也各不相同,而作文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把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用文字详尽地叙述出来、生动地描写出来、准确地说明出来,把所思、所感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把对人和事物的看法旗帜鲜明地议论出来。但是,多数教师的作文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大都是指导学生怎样写,不太注意指导学生探究生活的源泉。因此,学生只好闭门造车,“拼板”“挤牙膏”,写出来的文章不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就是千人一面,万口一腔,令人不堪卒读。

3. 作文教学缺乏具体的写作情境

鸟儿需要飞翔的天空,鱼儿需要畅游的大海,演员需要施展的舞台,写作需要具体的情境。初中的学生年龄尚小,知识不够丰富、视野不够开阔、生活圈子狭窄、情感体验较少。为了写好作文,教师要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给学生创设具体情境,使他们通过实际的体验激发兴趣,自然而然地想说想写。但是,多数教师却没有给学生营造一个写作的情境,让学生“无米下锅”,无材料可写。所以每逢写作,学生便愁眉苦脸,东拼西凑草草成篇。

4. 作文教学训练形式单一

农村初级中学地处偏僻,师资水平不高,教学理念落后,作文教学的训练形式单一。多数语文教师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上课直接命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根据调查,完全采取单一形式训练的占60%以上。这样便把学生局限于一个狭小的空间,束缚了他们的手脚,限定了他们的思维,使许多想说的话没有说,想写的内容没有机会写,缺少自由驰骋的空间,不能充分地发挥,尽情地吐露。




5. 作文教学教师的指导不力

现在许多的语文教师知识厚度不如自己拥有的书,藏书而不读书。更有甚者,除了教参和辅导书之外,根本就不借书,更不买书,所以就不读书。难怪有人说:“教师教什么就是什么水平。”尽管这话有些偏激,但我们也不能否认,一部分教师抱着教参“包打天下”,知识萎缩,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所以每逢作文指导时,常常照本宣科,生搬硬套,不切实际。

6. 作文教学评改的面面俱到

文章的写作涉及的因素较多,大而言之有立意、布局、文体、语言等;小而言之有一字一词,一顿一逗。有的教师一一改来面面俱到,甚至面目全非,把作文改得翻天覆地,所下评语缺点多于优点,批评指责过多,褒扬鼓励太少,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写作的成就感,降低了写作的兴趣。

要改变上述状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打破作文桎梏,解放学生思想

现实中的学生活泼开朗,率真大方,为什么写起作文就愁眉苦脸,“理屈词穷”呢?究其根源在于语文教师的标准过高、要求过严。其实作文对于年龄尚小、阅历较浅的学生而言,就是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叙述和表达出来,抒真情写实感。然而一些语文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时“神秘化”,偏离或超越了《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要求,没有考虑学生实际情况,不由自主地做出“文学性”的指导,使学生误入歧途,带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2. 加大阅读量,厚积而薄发

根据调查统计,约有70%的学生平时不注重课外阅读,每天匆忙地在数理化的题海中遨游,天长日久势必造成知识视野狭窄、文史知识缺乏、文学修养浅薄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对学生“供氧”“输血”,加大信息储存,实行“拿来主义”,让学生形成一种读书热,以便开阔视野、补充营养、提高兴趣、萌发动手写作的欲望。要求学生不定期的交换传阅“读书笔记”“写作心得”,互通有无。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思想,交谈体会和感受。这样作文教学时,学生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了。

3. 注意作文讲评,明确学有榜样

作文教学中,讲评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每次作文讲评,要简要的说明本次作文的具体目的与要求,应讲清如何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等。让学生胸中有丘壑,找对应点、找吻合处、找出差距和不足。对于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突出的个性问题要强调指出,以引起学生的警觉和注意,选出有代表性的好、中、差三种类型进行评析,解剖“麻雀”,让学生在比较中鉴别,从中受到启发和领悟,以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 增强自信心,激发写作兴趣

要改变学生对作文的无奈、畏惧心理,关键是要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写作欲望,充分调动写作的积极性。比如批改时放宽尺度,不能把作文改得面目全非,让学生感觉一无是处、羞辱难当,而应见微知著,哪怕是一个好的词语、一句优美的话语,只要发现优点就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还可举办多种活动,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比如把学生作文中优美的词语、语句或段落摘抄在板报上或张贴在“优秀作文园地”上,把学生好的习作推荐到报纸刊物上发表等,都能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激发写作兴趣。




(邳州市碾庄中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a7ac1110b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b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