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纪实——舍小家顾大家

2023-04-09 15:38: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扶贫工作纪实——舍小家顾大家》,欢迎阅读!
扶贫工作,小家,纪实,大家

扶贫路上舍小家顾大家



——技校李小威扶贫纪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技工学校李小威的扶贫故事。和他一起工作多年,我感觉他总是一脸的笑容,对待工作有条不紊、不急不躁,待人接物,既热情真诚,又务实低调。完完全全一个普普通通的职员,没想到派驻宋埠扶贫不到一年,他就取得了令人赞叹的不平凡业绩。

服从安排,克服困难,奔赴扶贫第一线

2018年初,听说学校领导要安排李小威到宋埠李钊村扶贫,我预感他接受这个任务有很多困难:八十高龄的老母亲需要他照顾,子又正巧上高三,每天早晚要他开车接送,而驻村扶贫的基本要求是五天四夜,这对他而言确实不易。然而令我想不到的是,他丝豪没有提及家庭困难,乐观接受了这个任务。从领导找他谈话布置任务,到他准备好行囊奔赴李钊村,期间还专程请教了上任驻村领导,他只用了短短一个周末。没有安顿好铺盖,他就主动找到村干部了解李钊村的具体情况,认真钻研学习各项扶贫政策和举措,反复思考和论证自己扶贫工作的突破点。

贴心贴意,入户下田,扶贫扶智创佳绩

李小威深知,扶贫工作是政治站位的制高点,时间紧任务重毋容置疑,事无巨细困难必然不少,贫困人口不仅家底薄,而且思想意识难以扭转,自己虽然在农村长大,但是三农认知并不多,现在作为人


社系统派出的工作人员,如果执行政策不专业,举手投足不亲和,就会有损人社人“民生为本”的整体形象。

怎么办?只有摸清情况、寻找短板、因地制宜做出点实绩。李小威积极获取贫困户数据资料,日夜兼程一家家入户走访,迫不及待与村干部和队员深入交谈。期间,我数次因学校事务打电话给他,顺便问到他在哪里,他的回答无一例外就是“在入户”我偶尔打趣问他,天天入户下田,你吃得消吗?他总是笑着说:“我是农村出来的人,吃得消。”言谈中没有半句怨气,反而是乐此不疲。

该村贫困户李强生,身体残疾至今单身,由于学历低,多年在外做苦工,去年开始小打小闹养龙虾,引起了李小威同情和关注。他一方面跟李强生交朋友,打消思想疑虑,一方面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帮忙扩大养殖规模,还请来专业大户跟踪指导和销售。今年,李强生养殖利润翻番,脱贫信心更加坚定,并对未来摆脱单身充满憧憬。

既爱亲人,又爱工作,提升道德爱无疆

正在他一心一意扑在扶贫一线乐不思蜀时,不幸却降临了,他一直敬重的大哥患上嗜血性综合征,辗转于武汉和北京治疗,还惊动国务院相关部门领导前往看望。他脑海里一次次浮现出儿时哥哥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呵护,心里还在盘算着眼前异地搬迁工作正到了关键时刻,他决定再等等,忙过了这一阵子再请假吧。好不容易工作稍微松一点,考虑到哥哥的病情再也等不起了,李小威请了假准备到北京去看望哥哥。而不巧的是,一同驻村的同事摔伤了,需要在家休息,他只好默默地安排了爱人替自己去北京照料,照常回到李钊村的扶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ab6e89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9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