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不取道旁李详案

2022-07-13 09:02: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王戎不取道旁李详案》,欢迎阅读!
道旁,王戎不,李详案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戎、诸、竞”等3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4、能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授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媒体:PPT 教学过程:

一、感知文言,导入新课。 1、师谈话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划分节奏。强调“戎”的写法, 与“戒” 作比较。 简介王戎。

(设计意图:感知文言简洁、凝练的特点。会写“戎”字,区别形近字。)

二、初读课文,读准节奏。

1、自读课文。

师提要求: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师配乐范读。

3、出示课文停顿,生用“/”画出节奏,自由练读。

3、全班配乐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范读、读出节奏方法的介绍,让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文言的朗读韵味。)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师引导学生逐句读,理解大意。

1)、“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理解重点字:“尝”、(借助注释)。“诸”(查工具书)②将理解到

的信息连起来,说清楚这句话的意思。③这是事情的起因。



2)、“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理解重点词:“折枝”(看插图)。

理解“竞走取之”(走:跑)学生做争先恐后跑的动作。

指导朗读。

这是事情的经过。



3)、“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齐读。

问他什么呢?重点词“之”(联系上下文)。 指导朗读。-

④这是不取的原因,也是事情的经过。

4)、“取之,信然。”

理解重点词:信然、之。②指导朗读。③板书。

(设计意图:①带领学生边读便理解文言文意思,教授理解古文的方法:借助注释、查工具书、看插图、联系上下文。②在理解的过程中指导朗读。③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散思维,为下一步生动地复述故事做铺垫。)



2、带上理解再次朗读课文。要求读出语气、感情。

3、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可见王戎是一个怎样的人?

①得出成语“道旁苦李”。②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

四、了解内容,复述故事。

1、初讲:(1)、按事情发展顺序讲。讲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指名讲。




2、再讲:(1)、展开想象,加上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心理等,让故事更 流畅、生动。

2)、自由讲故事。大声、动作、表情。声情并茂。(师巡视寻优) 3)、指名学生讲故事。



四、积累运用,拓展阅读。

1、用今日所学方法,读读有趣的故事《司马光》。

2、推荐课外阅读《世说新语》。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并补学三上《司马光》)

板书设计:

王戎不取道旁李



起因:

诸儿:走、取 经过: 王戎:不动

结果:信然

苦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ac8b707d8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2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