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之李商隐《凉思》

2022-10-28 15:11: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三百首之李商隐《凉思》》,欢迎阅读!
李商隐,百首,唐诗



唐诗三百首之李商隐《凉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际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作品赏析】

这是写诗人初秋夜晚的一段愁思。

首联写愁思产生的环境。访客已经离去,池水涨平了栏槛,知了停顿噪鸣,清露挂满树枝,好一幅水亭秋夜的凉爽图景!但是,诗句的胜处不光在于写景真实,它还细致地传达出诗人心理感受的微妙变化。“客去”“波平槛”原来是互不相关的两件事,为什么要连在一起表达呢?细细推敲,大有道理。大凡人在喧闹之中,是不会去留意夜晚池塘涨水这类细节的。只有当客人告退、孤身独坐时,才会突然发觉:哟,怎么不知不觉间面前的水波已涨得这么高了!同样,鸣蝉与滴露也是生活里的常事,也只有在陡然清静下来心绪无聊时,才会觉察到现象的变化。所以,这联写景实际上反映了诗人由闹至静后的特别心境,为引起愁思作了铺垫。 其次联开头,诗人的笔触由“凉”转入“思”永怀,即长想。此节,此刻。移时,历时、经时。诗人的身影久久倚立在水亭栏柱之间,他凝神长想,思潮起伏。读者虽还不知道他想的什么,但已经感染到那种愁思绵




绵的悲凉情味。

诗篇后半进入所思的内容。北斗星,由于它矗立天极,众星围绕转动,古人常用来比方君主,这里指皇帝驻居的京城长安。兼春,即兼年,两年。南陵,今安徽繁昌县,唐时属宣州。寓,托。两句意思是:离开长安已有两个年头,滞留远方未归;而托去南陵传信的使者,又迟迟不带回期盼的消息。处在这样进退两难的境地,无怪乎诗人要产生被弃置天际、零丁无告的感觉,屡屡借梦境占卜吉凶,甚至猜疑所联系的对方有了新结识的朋友而不念旧交了。由于写作背景难以考定,诗中所叙情事不很了了。但我们知道李商隐一生不得志,在朝只做过短短两任小官,其余时间都漂泊异乡,寄人幕下。这首诗大约写在又一次飘落途中,缅怀长安而不得归,查找新的出路又没有结果,素抱难展,托身无地,只有归结于悲愁抑郁的情思。“凉思”一题,语意双关:既指“思”由“凉”生,也意味着思绪悲凉。根据这样的理解,“凉”和“思”又是通篇融贯为一体的。 此诗抒情采纳直写胸臆的方式,不象一般诗作那样婉曲见意,但倾吐胸怀仍有宛转含蓄之处,并非一泻无余。语言风格疏郎清淡,不假雕饰,也有别于李商隐一贯的精工典丽的作风,正适合于表现那种凄冷萧瑟的情怀。大作家擅长随物赋形,不受一种固定风格的拘限,于此可见一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b39712ef4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