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22-07-01 00:05: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欢迎阅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学科教学模式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知识的学习并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探究的过程。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兴趣建立以及学习习惯形成的黄金阶段,探究课堂的组织和开展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钻研意识,让学生在系统接触数学学科之初,就能够建立起正确的学习观念。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简单的提出了小学数学探究性课堂构建的策略,力求能够改善现状推动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课堂;组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2-072-01

前言

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小学低年级数学知识虽然比较简单,但是作为整个数学生涯的基础,此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素养的奠基也是非常重要的。而探究型课堂的建立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情境,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综合素养的提升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探究型课堂是学生学与思并存的课堂,但同时也是教师结合学生问题针对性教学的课堂,因此如何正确的处理探究型课堂中学生的与教师的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务之急。 一、先学后教——创设探究空间

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是小学数学探究型课堂中非常常用的方式之一,教师首先创设适合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在探究的过程中,观察学生暴露出的问题;比如基础知识的欠缺、基本技能的欠缺等,为教师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指明的方向和思路。

例如位置与顺序前后关系的学习,通过前置性学习任务单的布置,引导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意识。例如观察型任务前置性任务单的创设,借助图文结合的方式,结合教材图画内容,让学生首先学会认真观察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然后结合生活常识判断位置关系;再者还可以借助生活化的场景,比如在亲子游戏中,确定自己以及父母的前后位置关系,通过亲身体会掌握前后位置关系判断的标准。如此,学生通过前置性任务单的问题解决过程,教师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在前后位置关系的判断中会出现相对位置关系,比如图画中汽车的前后、人物的前后关系的判断等,一部分学生往往会从自己的角度去判断,这样就会出现结果上的偏差。那么教师在位置关系讲解的过程中将实际问题与生活经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认识到哪些前后位置关系的判断以观察者为准、哪些位置关系的判断以题目中的具体实物为准,如此学生的学习才会更加有针对性,以便于降低和减少出现位置关系判断错误的机率。

通过先学后教的过程,教师的教学会更加有思路,同时在学生事先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也能够逐渐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边学边教——提供思考机会

边学边教是探究型课堂组织的关键举措,教与学本身就是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原本不应该有非常明显的界限,所谓教学相长就是如此。边学边教是学生与教师互动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出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比方购物买文具一章节内容的认知为例,其主要的教学任务为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并学会清点人民币,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简单的人民币之间的换算……最终引导学生形成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习惯。结合这些方面的教学任务,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解决问题。

例如:在元、角、分各面值人民币辨别和分类认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趣味化游戏,比方说猜猜看等,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混合放在一起,(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1角、1角(硬)、2元、1分、5角、5元(漏出一半)、1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不同面值人民币的特征,从而正确辨别。然后通过具体的分类情境,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人民币;借助趣味化、多样化的课堂导入情境,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会学生一些关于人民币


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一方面避免了传统讲说课堂的枯燥感,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建立起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数学学习习惯,为高效课堂学习奠定基础。 三、学思同步——提升实践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的过程本来就是学生思考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思同步的实践活动,逐渐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拓展学生思维,同时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同样以购物一章节学习为例,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人民币换算、人民币计算等基础内容之后,教师可以结合整个章节的知识学习创设跳骚市场、小小超市等具体的数学活动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购物体验。比如小小超市,学生分别拿出自己的学习工具等,通过课堂购物活动,感受交易过程,在交易过程中完成人民币换算、找零等活动的过程。 再者,跳骚市场可以延伸到学生的活动中,作为周末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把自己家里闲置的玩具等拿到跳骚市场去销售,寻找新的主人;在跳骚市场准备活动中,学生自己定价、自己设计价签……活动开展的过程便是学生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也是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过程。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探究课堂活动组织是一个综合型的教学任务,要贯穿于数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从预习到教学再到最后的实践过程,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各样的数学活动情境,让学生能够从小养成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敢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接下来的数学学习做好扎实的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杨绵绵.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0(27):85-86. [2]杨元元,王俊,刘碧琴.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效率——以小学数学为例[J].安徽教育,2020(18):117-118+12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b415b45f5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1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