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人与邛酒

2022-09-24 11:14: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历代文人与邛酒》,欢迎阅读!
文人,历代

历代文人与邛酒



胡立嘉



人们一说邛崃,便会想起已经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临邛古城,也必然会想起当代大文豪郭沫若所讴歌的“文君当垆时,相如涤器处,反抗封建是前驱,佳话传千古”这一惊世骇俗的爱情故事,由此也就自然而然地想到邛崃的美酒了。

古往今来,几多文人墨客名士风流都与酒结下不解之缘。正如马识途先生诗中描述的那样:“无酒笔不纵”,“有酒诗如神”。对于卓文君这位追求个性解放反叛的女性,赵熙把她称作“第一风流卖酒人”,也可以叫中国最早的“美女效应”。而对于最早实践“文人下海经商”的司马相如,也可以称作“中国最早的名人效应”。后世“慕相如涤器之风”,“蜀之士子莫不沽酒”,“当垆为业”(《北梦琐言》,形成了“酒肆人间市”(唐·杜甫)的格局。邛酒以其独有的“香、冽、醇、厚”倍受历代文人青睐,无不“君到临邛问酒垆”(唐·李商隐)。他们在赞美邛酒的同时也讴歌文君与相如的爱情:“临邛一壶酒,能遣长卿愁”、“不知一盏临邛酒,救得相如渴病无”。唐代的方干和罗隐在诗中都表达了同一层意思。 邛酒酿造在唐时已发展到一个相当的高峰,酒肆和饮酒之风从邛崃十方堂“邛窑遗址”出土的大量唐代青瓷酒具中得到了印证。而邛酒早在初唐就已入贡宫廷也当无疑了。 唐高祖李渊的部将,官至宰相的李百药在《少年行》中吟道:“始酌文君酒,新吹弄玉箫。少年不欢乐,何以尽芳朝”。他将在宫中品酌文君酒认作人生乐事。牛峤在成都品尝到临邛佳酿,陶醉之情溢于《女冠事》词中:“锦江烟水,卓女烧春浓美”。


这“卓女烧春”便是那邛酒的品牌,好一个“浓美”二字,准确定位了邛酒佳酿的品质。文人们在赏花时忘不了酒,也忘不了诗。唐诗人罗隐赏桃花,(桃花)“数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倚宋玉墙”,明写桃花,却活脱写出了诗人在花下饮酒斗诗,花映酒中,艳影浮动,诗情滚滚,令其联想万千,如醉如痴的感觉。同样,五代蜀相韋庄在《河传》词中勾画出“春晚,风暖,锦城花满……翠娥争劝临邛酒,纤纤手,拂面垂丝柳”这么一幅成都阳春三月,人们游春争相畅饮临邛美酒的风情画。当然,古代文化名人中最有口福的恐怕要数陆放翁了。放翁曾客蜀州作通判,几次留驻临邛。他在醉中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落魄西川泥酒杯,酒酣几度上琴台,青鞋自笑无羁束,又向文君井畔来。”他常是“把酒孤亭半日留”或者“又作临邛十日留。”因为在邛崃,陆游不仅可以尽情享受临邛美酒,还可以在文君井园林找到绍兴沈园那无可言说的感觉。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八月,离任后的陆游应好友之邀再游临邛。 酒酣,醉中戏作:“水晶盏映碧琳腴,月下泠泠看似无,此酒定从何处得,判知不是文君垆。”其后又得宇文使君赠酒,遂在《遗兴》中写道:“一樽尚有临邛酒,却为无忧得细倾”并自注:“邛州宇文吏部饷酒绝佳”。放翁对酒同对诗的用典一样有着极深的研究,他对邛酒用“碧、琳、腴”三个字的评价,就高度概括了邛酒色、香、味的“绝佳”品质。难怪后来的杨升庵杨状元在宴饮这“香泉酿出(的)瓮头春”(明·章发)美酒时会“持觞不惜醉”了。明代的高启“郎思沽酒醉临邛”《竹枝词》他在醉饮临邛美酒后,大胆地作出认定,说临邛这地方“花如秦苑好,酒比蜀都饶”《当垆曲》看来,邛酒以其独特的优良品质占领了成都市场,为历代文人墨客所称道是理所当然的了。

近代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在寿邛崃好友张志和诗中由衷地写道:“斑衣娱母


会宾侣,共醉出阝江水满瓢”。他在诗后并注:“邛崃出阝江酒甚美”。“出阝江酒”后更名“邛崃茅台”名闻遐尔。当代名家启功先生在京一品邛酒,情不自禁,欣然命笔:“闻说临邛有酒垆,源源新酿到京都,举杯一饮文君酒,不胜凌云马相如”。

其实,通过历代文人对邛酒的赞誉,对临邛酒肆的描述,也直接、间接回答了一个世人长期以来的疑问:那就是为什么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当年选择回到临邛“当垆买酒”?因为早在汉代,临邛就是一个盛产美酒,饮酒之风盛行,堪称“酒肆人间市”的人间仙境。

郭沫若老题文君井后跋:“故井犹存,令人向往”。是啊,这酒乡的古井,这酒乡的美酒,曾令多少文人墨客、名士风流陶醉,曾令多少文人墨客、名士风流向往。

2000.3.8 邛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b5b81e5d7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9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