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控制探讨

2022-05-04 09:40: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控制探讨》,欢迎阅读!
财务风险,探讨,风险,控制,经营

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控制探讨

摘要: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及控制措施相生相克,皆体现在对企业经营的管控流程关键点和基本财务核算中。确定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点,建立相对恰当、合理、较为健全、不断更新的财务管理流程,管控并落实与业务需求相配合的会计核算系统、财务管理制度,对于促进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建立适当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赢得企业最佳发展机遇具有良好的直接作用。夯实财务核算基础,对于提高财务管理质量,落实风险控制措施、降低或控制财务管理风险意义重大。 关键词:企业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1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基本概念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 1.1经营风险

所谓的经营风险其具体所指的是,企业在生产、运营、管理工作当中,受各种内、外因素影响,致使企业的经营和盈利发生变动的风险。这是企业在市场环境条件下,非常容易遇到的风险之一,如外部的市场需求改变、政策变化、行业调整、成本升高以及内部的生产计划、发展战略等,均有可能是使企业出现经营风险的因素。 1.2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企业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在市场经济环境条件下,财务是企业发展的最基本需求,在一定的财务支持下,企业才能实现更好的生产、运营与发展,所以所有企业都希望自己的财务状况能够保持在健康、理想的水平。不过,在实际的企业运营当中,有很多的因素都可能会导致企业出现财务风险,如财务预算不科学、预算执行不到位、内控有效性低等等。 1.3企业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

企业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之间,是存在相关性和协同性的。相关性是指,不论是企业经营风险的出现,还是财务风险的出现,都会导致另一者的风险性增加。例如,如果企业出现了经营方面的风险,其盈利和预期收益就必定会受到影响而下降,引起财务风险。相反,如果企业出现了财务风险,其生产、运营就会因为资金的短缺而陷入困境,无法达成生产、发展目标,进而引起经营风险。调性是指,企业经营风险或财务风险控制有效性的提升,可以对另一者风险的控制和预防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基于对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关系的考虑,我们必须要同步做好对其二者的风险控制工作。 2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问题分析 2.1管理结构不合理

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是一个企业必须面对的两大课题,由于我国中小企业自成立以来管理就比较粗放,没有引入较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从而导致我国的企业管理者常常为企业的风险问题而感到头疼,当前,我国企业面临的比较大的风险就是内部管理的问题,我国的中小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尤其是在一些家族企业当中,企业的领导的经营理念、管理素质并不过关,就会导致企业的发展遇到瓶颈,甚至出现倒闭的现象。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要引进新的管理制度,转变过去粗放的管理理念,不能再用老经验和方法去管理经营企业。有的合伙制企业,领导的股份相差不大,因此在决策中很容易出现意见不合的现象,各自为首,导致企业难以形成合力进行生产和经营。 2.2资本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中小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大部分存在着资产负债率偏高、对金融机构贷款有较大的依赖性等问题,如果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超过了30%,那么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就值得管理层重视了,否则很容易造成企业的资金链出现问题,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难以为继。而财务风险这是企业自身机体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反映信号,通过财务状况可以全面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所以企业一定要做好日常的财务分析报告,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建立起系统性的财务风险防范和处理机制,加强企业对风险的预警能力和处理能力,让决策更具有科学性。 2.3风险意识淡薄

我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模式比较粗放,企业领导大多是靠自己的人生经验打拼起家的,在风险的控制方面缺乏重视,他们大多数认为只要大胆就什么风险也不怕,结果无论在财务管理方面还是经营方面,都被风险击倒。史玉柱在建设珠海第一高楼巨人大厦时,就是由于没有考虑公司的经济承受能力,贸然在原定楼层上又加建数层,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企业破产。 3风险控制措施

3.1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及执行

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顺利开展和风险控制、风险防范,具有重要影响,对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加强风险防范有重要的意义。企业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一旦管理环节出现问题,势必就会对财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企业经营造成严重影响,甚至还会带来极大的财务风险。针对这一情况,企业应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健全与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第一,应深入分析目前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将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确定下来,并立足于实际情况,解决问题,同时财务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免再次出现同类型的问题;第二,应进一步改善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对相应的管理制度予以完善;第三,应细化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目标,将目标与控制措施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体现出来,让每一位基层员工都能对自身的责任与义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把企业经营中存在的职责不清、任务不清的现象逐步消除,使财务管理制度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使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出来;第四,应不断完善审核制度,全面审核会计信息、业务信息,让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得到保证,以避免由于会计信息失真、未能充分反映企业经营业务状况而引发的财务风险。 3.2建立健全风险防范体

制只有拥有一个健全的风险防范体制才有可能规避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各样风险,使企业生命力持久。建立完整而全面的防范体制,从根本上保证可以提前预测每一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有管理制度监督着工作的每一步。企业不仅要制定各种完善的规章制度,还要根据内外各因素或者环境的影响及时对制度进行更改、修订与完善,并确保真正按照各项制度要求自己认真工作,真正发挥其防范风险的作用。

3.3改善提升财务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适当的人力资源是任何工作的保证。人才选拔首先需要针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需求和企业经营管理中对财务人员不断提升的要求。立足企业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坚持较高的素质与较为优秀的工作、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在企业内部建立培训体系,进行企业文化的熏陶、不断的培养,是建立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的必要措施。财务人员面临着更高的职业要求、企业管理需求,改善提升财务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是企业防范风险、健康发展的


必要举措。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生产经营等一系列过程中,必定会面临各种风险。针对自身情况,及时准确地对生产经营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树立正确的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全面的风险防范体制,保持信息实时性,掌握各种规避风险的方法,才能保证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使企业稳定、快速、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闫海英.印刷企业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防控建议[J].时代金融,201721):240-241.

[2]朱永明,赵少霞.企业社会责任对经营风险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之友,201712):64-69.

[3]杨柳,张友棠.行业经营风险预警指数构建——基于信息技术业的实证研究[J].财会月刊,201717):20-26.

[4]张婷婷,张新民.战略结构、战略执行与企业风险——基于财务报表的企业风险分析[J].当代财经,201705):126-133.

[5]安增龙,李思思.企业负债经营风险及控制问题探究——以某企业为例[J].经界(学术版),201709):48-49.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b8c5921b9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