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书法家卫夫人的故事

2022-09-20 00:15: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晋朝书法家卫夫人的故事》,欢迎阅读!
晋朝,书法家,夫人,故事

晋朝书法家卫夫人的故事



卫夫人,名卫铄,晋朝时期非常著名的女书法家,那么关于卫夫人的故事有哪些?下面是 为你收集整理的卫夫人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卫夫人从小便开始研习书法,酷爱书法的她在书法上也深有造诣,可见她在书法方面下的功夫极深,自幼便将所有精力集中于专研书法上,后来才能成为书圣王羲之的导师,才能够变成书法大家。

现如今的山西省高平市有一个河西镇,其中有一个苏庄村是为晋东南的古村落,当地还留存这一个十多亩的泊池,传说卫夫人幼时不断的练习书法十分认真,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遂常话费数个小时只为了多专研书法结构和笔锋等,于是此地的泊池便是卫夫人常洗笔砚的地方。有一次她练字累了,便直接将笔砚放在桶中置于泊池内,遂此泊池内的水便被染成了黑色,后人为了纪念卫夫人便将此池称之为“卫夫人洗墨池”

关羽卫夫人苦练书法的故事,其中以吃墨最为经典,从中可知卫夫人对书法的专研精神十分谨慎和专一。卫子夫常为了能够多读写书,多练写字,为提高效率便会边学习边吃饭,遂在一次吃饭的时候,由于过于专心将馍馍沾着墨汁便吃掉了。

后来卫夫人学生王羲之进来时,发掘卫夫人的桌子上菜没动过,砚台中的墨水却没了,经其提醒,卫夫人才反应过来自己将馍沾着墨

1




汁当饭吃了。

卫夫人简介卫夫人,本名为卫铄,是为东晋著名的女书法家,在书法艺术上颇有天赋,且书法成就不让须眉,深得赞叹。

卫夫人出生在书法世家,其祖籍为河东安邑,卫夫人的祖父、叔伯、兄长均为著名的书法家,他们在书法理论上均有见解,遂卫夫人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的成长为一个爱好书法的高手。

卫夫人于18岁的时候下嫁江夏李家的李矩,据记载李矩年轻时深有抱负,因捍卫家乡有功而被提拔为汝阴太守,后官至安西将军等职务。卫夫人的夫家李氏家族也是一个书法世家,甚有名望,而后卫夫人儿子的堂兄李式名气更甚,其书法成就极高与当时的书法权威王廙可相媲美。

江夏李氏的书法名气得以有很大的提升其中和卫夫人下嫁李家脱离不了关系,卫夫人将书法诀窍和技巧传授于李家,方使他们达到更高的书法造诣。

卫夫人为李矩生有一子为李充,是为东晋著名的文学大家,早文学方面的成就颇高,留有不少的文学作品如《翰林论》,而李充甚是擅长楷书书法,也是受其母卫夫人的影响。

后李充至剡县为官,卫夫人随儿子前往,后于公元349年病逝,享年77岁。卫夫人还曾是一代书圣王羲之的书法老师,多亏卫夫人的书法启蒙,使得王羲之在书法学习方面颇有造诣。

卫夫人簪花小楷字帖卫夫人簪花小楷字帖是她的代表作品,簪花小楷是她最善于书写的字体,笔触之间展现了卫夫人独有的风格。

2




人认为是她创立了这种字体,不过也有说法是夏书绅发明的。

卫夫人不仅从家人那学习书法,还拜了当时声名远扬的书法家钟繇为师,尽得真传,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她还将卫家和钟繇的风格融合在一起,演变成为长方形的变钟体,继承了他的瘦洁飞扬,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正如她自身的气质一样。

卫夫人簪花小楷笔画秀气流畅,委婉大方,有一份清婉的韵味,又有一份女性的妩媚和娇柔。后人评价卫夫人簪花小楷像低着头面容姣好的插花舞女,给人像观看美女在台上跳舞的感觉,清秀柔美。

卫夫人写下了不少簪花小楷字帖,如《卫氏和南帖》《名姬贴》但是可惜的是有很多都没留流传下来。

卫夫人在书法上有很高的成就,出身书法之家的她自幼就对书法有很大兴趣,练就看一首令人羡慕的书法。卫夫人还是书圣王羲之的老师,可见她在当时的书法界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卫夫人簪花小楷字帖是她写的书法作品,字体清秀平和,带有女性的柔美。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ba0425d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