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的类型及来源——学习材料

2023-01-05 21:05: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课题的类型及来源——学习材料》,欢迎阅读!
学习材料,课题,来源,类型



一、课题的类型

依据不同的标准对教育科学研究中的课题类型进行划分。

教育科学研究所涉及的范围上划分,可相对分为大课题和小课题两种类型 1. 大课题

大课题,也称为大问题。特点:研究范围大,研究周期长,研究取样广泛;研究对象:教育活动中的宏观和中观问题,基本理论问题,教育活动中的前瞻性思考,探索教育中的基本规律。

2. 小课题

小课题,也称小问题。研究范围小,主要针对中微观问题的研究。与基础理论研究的区别是:小课题研究主要是教师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和提升教师研究能力为归宿的研究活动。

教师选择小课题的六字标准:想做,可做,能做。

------详见本单元拓展文献:微型课题研究

1. 理论课题

理论课题也称为基础研究课题,主要解释教育领域的进本规律及教育现象间的本质联系,其最基本的目的是扩展知识。其研究成果一般具有普遍性,但大多不能立即起作用,其价值有时不能完全预见,但对理论的建构和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 实践课题

实践课题,也称为应用性研究课题。这类课题主要改造或直接改变教育领域内某些教育现象或过程,其最基本的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其研究结果一般不具有普遍性,一般指致力于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而且直接发挥作用。

1. 描述性课题

描述性课题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即研究者通过对教育活动的现象进行观察、


录、分析、分类、归纳,描述该现象的现状和特点。

2. 解释性课题

解释性课题是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即在对教育现象描述的基础上,探索、分析、理解该现象发生的原因,揭示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性联系。

3. 预测性课题

预测性课题主要回答“将会怎样”的问题,一般是对教育现象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在描述和解释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主观因素。

4. 干预性课题

干预性课题,是对“应该怎么办”的回答,往往是依据前期的研究结果,提出相应教育策略。

例如:“儿童说谎”描述性课题旨在描述儿童说谎行为的各种表现和特点,解释性课题在于揭示原因,预测性课题是对儿童可能说谎的行为、哪类儿童在什么情况下说谎进行判断,对儿童的说谎行为进行控制,则属于干预性课题。



从研究指向的领域划分,可以分为教学课题、教育管理课题、德育课题、教师专业化课题等不同类型。

教学活动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实际对于中学教师,所选的课题往往与实际工作息息相关,因此教学问题、班级管理问题是涉足最多的领域。教学过程中孩子厌学情绪的调节,班级管理中孩子的逃学等都可以作为研究的课题。



二、课题的来源

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处处存在,课题来源十分广泛,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在中学教育实践中,存在着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适当的筛选、炼,就可能成为很好的研究课题。例:课堂基本环境的研究,学生解题错误的研究等,这里的关键是教师自觉归纳、经常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ba8bf2824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7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