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荷韵

2022-04-22 04:11: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中的荷韵》,欢迎阅读!
诗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诗中的荷韵

作者:陈勇钊

来源:《中学语文(学生版)2011年第09

夏日在古诗句中赏荷,荡漾在墨香荷韵中,渗出丝丝清凉,直入人心,久久不忘。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山东济南大明湖的对联里有这样的描述。四面的荷花会是什么样的风情,一定是有的含羞带怯,微微地低着头悄悄绽放;有的挺起身板,在阳光下肆意地舒展自己的美丽;有的随风摇曳,淡淡的清香散播在空气中,远远地飘去,留下一阵芬芳……那样美丽的荷花衬着垂柳,在一片山色中波光粼粼,这便是人间绝色美景。 荷花又称之为莲花,而鱼和莲放在一起更是寓意非凡,它表示的是连年有余,是吉祥的象征。汉乐府《江南》诗云: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江南美景,鱼儿在荷花间游荡,一会儿在花儿左边露出水面吐出串串泡泡,一会儿游到右面摇摇尾巴,寥寥几字,一幅绝妙的鱼莲图便跃然于心间,一个字更是平添几许灵气,韵味十足。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朝杨万里的《小池》是荷花里最清新脱俗的描述。一眼清泉悄然流淌,那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而来的蜻蜓就已经站立在上头。全诗清雅素淡,却把小荷尖角刻画的异常可爱。

如果说《小池》中的小荷是羞涩的少女,那么西湖的荷花就是婀娜的美人。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的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就是最完美的体现。西湖六月,风光迤逦,此时的风景与其他任何时候都不一样。无穷无尽碧绿的莲叶仿佛跟天际相接,盛开的荷花与早晨初升的太阳相互辉映,更加显得特别鲜红。那样红的荷花也许只有在六月的西湖里才会看到吧!

荷花美,荷花艳,可是最美的却是像荷花一样秀丽的人。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的一首《采莲曲》让人忍不住想象那人面荷花的美景了。如同荷叶一样的罗裙,在水面上的小船里飘动,如芙蓉一般的面孔在荷花的衬托下更加美丽,小船在水中摇曳,飞快地穿行,当听到有歌声的时候才发现有人来了。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的少女们。可是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显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真是人比花娇。 莲,花之君子者也。宋代文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把荷花的出尘之姿、清洁无瑕刻画的淋漓尽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一句的诗意是,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一点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并不显得妖媚。荷梗中间通透,外形笔直,不枝枝节节的,不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bc38a87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