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性研究与社会学的中国化浅谈

2022-04-01 10:26: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质性研究与社会学的中国化浅谈》,欢迎阅读!
中国化,社会学,研究

质性研究与社会学的中国化浅谈

作者:李婷

来源:《东方教育2017年第15

摘要:中国社会学的早期实际探寻和质性社会学相差无几。从其成功之路中更让我们明确:应该着眼于中国实际国情,显示价值追求,从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和思维方式出发。社会学中国化就应该建立在质性研究的基础上,回归人文美德。 关键词:质性研究;社会学;中国化

社会学中国化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在推崇以往的社会学紧随西方实证主义传统、崇扬精确量化研究的统计社会学已然成为发展主导。质性探讨重视参与度,强化个案及过程,理解原则置于首位,将独特的人文理论和科学量化研究进行比较,是全新的社会学式:质性社会学,中国早期的实际探寻和质性社会学几近相同。其成功之路让我们知道:应着眼于中国国情,进行价值追求,从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和思维方式出发。社会学中国化就应该建立在质性研究的基础上,回归人文传统。 1中国社会学呼唤本土化 1.1社会转型实践的呼唤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社会矛盾也随之而来,诸多的社会问题都需要社会学者们解决及解释。而现在中国的社会学者通常都是具备此种问题意识的。但是,现阶段我们很少看到社会学重大成果在解决实际社会问题中发挥有效的作用。面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增强及创新社会管理等相应决策,很多理论和政策通常都是由政治家们提出,社会学只是起解释、归纳,提炼模式。

毫无疑问,社会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据相关理论而言,社会应对专业和毕业生有较大的需求,然而现实中并非如此。比如,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逐步发展,国家民政部颁布文件要求建设极为庞大的工作者团队,教育部就在很短的期限内在全国各高校进行相应的安排及部署,培养出很多的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社会工作專业,通常是当做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车应用型专业取向[1]。但是,这些学生却又在短时间内面临就业难的问题。明确的反映出社工专业无法用,这种问题就和制度有明确关系,但是更多的是学科本身存在的问题。这种照搬西方框架体系,和国内国情发展无法吻合。所以,若想解决此种问题,就应该着眼于中国国情,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更需要实现社会学本土化。 1.2大国地位的呼唤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bc88b0a6d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f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