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手法及其作用

2023-05-06 18:0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欢迎阅读!
手法,作用,及其,艺术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对偶,排比,用典,反语,反诘,设问,借代,反复,层递。 1 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 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 2 比拟: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 作用:印象鲜明,便于表达作者感情。

3 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人对事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易于突出人或事的本质,引起读者强烈共鸣。

4 对偶: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 作用:整齐匀称,凝炼集中,概括力强。

5 排比:三项或三项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 作用:增强气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

6 用典:诗文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 作用:丰富而含蓄地表达内容和思想。

7 反语:适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句子表达本意。 作用:比直接说更有感情,更有力量。

8 反诘:是反问句中的一种,这种反问句包含着答案,即反问之中已经带有答案了,不用再说答案了。

作用:语气更加强烈,更使印象深刻。 9 设问:正面问,自问自答。 作用:起到提醒注意,引导思考。 10)反复:有意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

11 层递:三项或三项以上,不受语言格式的限制,而在内容上有等次性,或递升,或递降。 作用:层层推进,逻辑性强。 《谈水浒人物与结构》

以上11种修辞手法,层递,反复,设问,反语这四种比较好判断,出现的频率也不多。而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用典,反诘则很重要,出现的频率也很多,望认真学习掌握。 一、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二、主要描写手法的妙处是:

1. 情景交融。间接而含蓄,景色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情感爱憎。

2. 对比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3. 联想想象。想象犹如天马行空, 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

4. 用典。使诗歌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5. 象征。形象生动具体,化实为虚.


6. 使用叠词。增强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7. 托物言志。 感物抒怀,隐晦的表情达意, 含蓄蕴藉

8. 细节。真实准确传神

9. 白描。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笔勾勒,真切深刻.

三、修辞手法妙处是:

1. 比喻。化平淡为神奇,深奥为浅显,抽象为具体, 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2.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

3. 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4. 夸张。提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5. 对偶。有音乐,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 反问。加强语气

7. 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 双关。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含蓄蕴藉.

四、要特别注意以下高考常见的六种描写手法

1.衬托。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以乐景衬哀情。

2.动静结合。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

3.虚实结合。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

4.色彩的渲染。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感伤的之情。

5.观察角度的变化。俯视,仰视,远眺,近看,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bcdf1f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0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