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杜鹃圆舞曲》教案苏少版

2022-12-14 16:08: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二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杜鹃圆舞曲》教案苏少版》,欢迎阅读!
圆舞曲,杜鹃,下册,教案,单元

《火车咔咔咔》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乐曲《火车咔咔咔》,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及音乐形象。 教学重、难点:

在感受乐曲音乐形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乐器演奏、编配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播放乐曲《火车咔咔咔》引子部分,请学生辨别是什么声响?(火车启动出发的声响。

师:我们今天就欣赏一首表现火车行进的阿根廷乐曲《火车咔咔咔》《火车咔咔咔》音频) 二、欣赏乐曲。 1、熟悉乐曲主题A《火车咔咔咔》主题A

师:乐曲《火车咔咔咔》是由两个主题组成的。我们先看主题A

1)这个主题的节奏有什么特点?(节奏规整、以八分音符为主,有后半拍开始的乐句。 2)随老师的琴声,唱一唱这个主题。 3)教师播放录音,聆听主题A

4)主题A的情绪是怎样的?(主题配以打击乐器伴奏,情绪欢快。 2、熟悉乐曲主题B《火车咔咔咔》主题B

师:刚才我们唱、听了主题A,现在我们再看主题B的曲谱。

1)主题B与主题A在节奏上有什么不同?(没有了后半拍开始的乐句;增加了连音线,出现了三拍的长音。

2)随老师的琴声,唱一唱这个主题。 3)教师播放录音,聆听主题B

4主题B的情绪,与主题A有何不同?(主题B与主题A相比,增加了一些抒情的因素,好似火车奔驰在美丽的田野上。

3、教师完整播放乐曲,学生感受乐曲音乐形象。(《火车咔咔咔》音频。) 4、介绍演奏乐器——马林巴。(马林巴图片。

马林巴是南美洲民族乐器,音阶排列和钢琴琴键相似。演奏者手持双槌敲击,音色清脆。 5、再次完整聆听乐曲。《火车咔咔咔》音频。 教师在播放乐曲前,向学生提出问题: 1主题A和主题B分别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主题A出现了6次,主题B出现了3次。 2)主题A和主题B每次出现时有变化吗?(主题A有时是重复,有时是变化再现,变化的方式有加花,有转调;主题B基本没有变化。

3)主题A的变化再现,使乐曲情绪有了什么变化?(使乐曲情绪更加欢快。 6、欣赏《火车咔咔咔》动画。 三、表现乐曲。

1、用课堂乐器表现主题A

学生用竖笛或口风琴演奏主题A 2、用打击乐器为主题B伴奏。

由教师用钢琴演奏主题B,学生用打击乐器为主题B伴奏。

选用什么打击乐器、什么节奏型,由学生讨论决定。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伴奏。

1


3、教师鼓励学生创造火车启动、出发的音响,作为乐曲的引子。 4、师生合作,演奏主题旋律。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欣赏乐曲《火车咔咔咔》同学们感受到了乐曲欢快的情绪及音乐所表达的形象,也尝试了用不同乐器为乐曲做以伴奏,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够为乐曲编配更多的打击乐器伴奏。

《杜鹃圆舞曲》

重难点

通过对乐曲的欣赏,记忆乐曲的第一主题,并能区分出乐曲的其他段落,理解乐曲的情绪,能够随音乐律动,掌握三拍子的舞步。

课前 准备

录音机 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导入 课题 揭示 目标 明确 任务



通过对乐曲的欣赏,记忆乐曲的第一主题,并能区分出乐曲的其他段落,理解乐曲的情绪,能够随音乐律动,掌握三拍子的舞步;选用打击乐器为乐曲第一主题伴奏。

任务1

聆听录音



1.初听乐曲:描写的是什么动物? 2.听赏乐曲的第一主题。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1.用拍手、拍腿等肢体动作表现乐曲。 2.乐哼唱、记忆主题旋律。

3.一主题起名:快乐的舞蹈、跳舞的小鸟、自由的森林、晨雾中苏醒的森林等等。

1.曲名:《杜鹃圆舞曲》,是由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乐曲的第一部分。 2.谱例:小组讨论,选择哪种乐器演奏哪行伴奏谱?为什么?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bdbb94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7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